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充裕,欧洲面积狭小,能源禀赋稀缺。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欧洲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总统拜登签署总统令,宣布全面禁止俄能源进口。此事一经发生,欧洲各国纷纷效仿,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将制裁增加到最大化。不过“制裁是一把双刃剑”,肆无忌惮的制裁过后,欧洲能源危机浮出水面。当下,欧洲内部油气价格水涨船高,伴随着高通胀大环境,欧洲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负面情绪急速蔓延。

天有不测风云,“北溪”管道遭破坏震动全球,幕后黑手究竟是谁?美国难辞其咎。

“北溪”管道遭破坏

北溪-1号东起俄罗斯维堡,途径波罗的海海下通道,最终抵达德国。2011年建成以来,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工业强国通过北溪-1号与俄紧密相连,其天然气输送量占欧洲总量的四成。北溪-2号,由俄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欧洲五家能源公司合作建立,每年天然气输送量高达550亿立方米。毫不夸张的说,北溪管道项目是欧洲天然气命脉,稍有差错,欧洲所面临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据报道,当地时间二十六日,瑞典和丹麦附近水域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接连发生泄漏事故,伴随而来是两震爆炸声。事件一经爆出,立马震动全球。英媒报道称,根据军事飞行器航拍画面,海上出现一大片气体冒泡区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言道,泄露纯属于“破坏”,敦促有关各方紧密调查,了解事情的原委。德国经济部宣称,泄露是针对意图明显。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指出,这件事令人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难辞其咎

北溪管道项目对于欧洲来说意义重大。在短时间内,欧洲各大调查机构纷纷介入,誓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同一个方向——美国。据报道,波兰前外长西科尔斯基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文章配有“北溪”管道的水面爆炸的图片,文案写道“谢谢你,美国”。值得一提的是,美总统拜登曾在二月时表示,俄一旦“入侵”乌克兰,北溪-2号管道将不复存在,我们会终结它。不用怀疑我所说的真实性,我们有能力办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俄总检察长办公室发布声明,将“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列为“恐怖行动”。有意思的是,美方不打自招,直接回应称,认为美国参与的想法是荒谬的。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台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