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花网站上,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我们发现在国人日常生活中,食物与情感总是密不可分,讨论时大家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一个共鸣是“长辈总是吃不新鲜的,把新鲜的留给孩子”,比如“妈妈总是吃隔夜饭,让其他人吃新鲜米饭。”“给岳父买了新茶,舍不得喝,留着女儿女婿回去喝”“放假回家,外婆一定会现杀只鸭子招待,哪怕冰箱里还有冻鸭”……这些真实素材背后是家人对我们朴素又真诚的爱,更是大部分家庭每日上演的日常。

描述中核心观点:「不新鲜,是家人表达爱的方式。」

作为一个从小

备受这类关爱的人

,我也曾经为这类关爱感动不已。然而,当我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就越不理解这种爱的表达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种表达方式,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还是关爱的扭曲。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需不需要这样“不新鲜”的爱。

“不新鲜”的爱的本质

在这里,我们给“不新鲜”的爱下一个定义:

“不新鲜”的爱是指长辈愿意,为了让晚辈吃上“新鲜”的食物,而自愿做出的自身吃“不新鲜”的食物的一种爱的表达。

本质上是长辈们一种

自我感动

自我牺牲和奉献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类“不新鲜”的爱,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事先并不知情,且长辈们多半对于这种“

自我牺牲和奉献

”,表现出的是一种甘之如饴的态度(

自我感动

)。比如最具经典的案例就是“父母为了让孩子吃鱼肉,就谎称自己喜欢吃鱼头和鱼骨”。

成长的本质

人类的成长的过程是“认知”和“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其本质就是

不断地去适应“不适应”的人或事

。比如有人说:低下头、闭上嘴、哭着笑、带着伤奔跑、接受了委屈、习惯了孤独...就是成长。

但在家庭中“不新鲜”的爱,是长辈们在以自我感动式的自我牺牲和奉献,去替孩子们挡住了成长过程中的“不适应”。

单纯从成长的角度来看,这是成长不需要的,这是一种关爱的扭曲。

但从家庭的角度来讲,正是这份“不新鲜”的爱,带给了人们“家”的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的温度

毫无疑问,如果从“长辈们”的角度看,“不新鲜”的爱是必须要的。

但从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呢?孩子的成长到底需不需要这份“不新鲜”的爱,又是否应该有个“

”。这个“

”是多少?

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新鲜”的爱

1)孩子的成长需要“家的温暖”,这份“不新鲜”的爱有助于维持“家”的温度。

对于孩子而言,家是避风港,是充电的地方,是不管脚下的路多难走,都要走的那条路。而对于长辈而言,这份“不新鲜”的爱,它有温度,是“自我感动”后的舒心和快乐。因此,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新鲜”的爱。

2)孩子的成长不需要没有“度”的“不新鲜”的爱

对于长辈们而言,这份“不新鲜”的爱,深刻地烙印在自己的心间,成为了一种羁绊,一种习惯。于是长辈们可能会有“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在“自我感动”下产生没有“度”的“不新鲜”的爱,也就是“溺”爱。溺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带来的影响,我便不在这里举例赘述。

那这个“度”应该在哪?如何衡量呢?

“不新鲜”的爱该有几“度”

人间幸福

我觉得应该把握一个“度”,就是不要剥夺彼此的“人间幸福”。给孩子家的温暖时,也要给孩子一个“孝敬”的机会。毕竟,往后的路,孩子总需要自己走,别给他们留下遗憾。

本文的核心观点: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不新鲜”的爱,但这份爱该有个“度”。长辈们不可因为“自我感动”而忽略了那个“度”。

孩子小的时候,长辈是维护家庭温度的守护者。

但别把孩子一直当孩子。未来,长大的孩子才是维护家庭温度的守护者。到时,请给他们“孝敬”长辈们的机会,别给他们留下遗憾。

喜欢的友友,欢迎留言关注和转发:[比心][比心][比心]

争取每日一篇原创好文:

我是有一说一,用心陪你成长的90后,你们可以叫我Chenl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