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开始,赏心悦事

作者 | 叶正松

来源 | 江淮医学

据大风新闻报道,2019年双“”十一”那天,一位82岁的老年女性患者(此前曾是当地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有类风湿病史多年,这次再次因病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治疗。治疗期间,病情加重,白细胞降到危急值,肝肾功能严重损坏。家属怀疑医生用药导致。经查发现医生分别于2019年12月5日、12日予以甲氨蝶呤400毫克静脉注射治疗,一周内共注射了800毫克,而甲氨蝶呤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最大剂量为每周25毫克。 2019 年 12 月 23 日,患者救治无效离世。

随后,患者家属向广州市医学会申请了医疗事故鉴定,鉴定认为,医生在住院过程中对患者超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违反了临床诊疗常规,认定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院负主要责任。

对此鉴定结果,医院不服,向广东省医学会提出了重新鉴定申请。结果和广州市医学会一样。

今年上半年,当地卫健局对涉事医院和7名医生作出了行政处罚,共被处罚55万余元,涉事医院的科室主任等3名医生被移送公安机关,其余4名医生涉嫌违法违规正在核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处理,涉事科室停业整顿1个月。

82岁的高龄患者,多年类风湿疾病入院,经多日常规治疗,效果不显,医生铤而走险,超常规用药,结果导致患者肝肾损害,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前后两次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均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负主要责任。

这看似平淡的叙述,作为医生的我,读来却感到句句惊心!剑走偏锋,救活了就是妙手华佗,救不活就是违规用药。一个又一个超常规用药的前车之覆,咋就不能让有些医生长一点记性?非要做这赴火飞蛾,何必呢?!

似乎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仅这九月,见于媒体公开报道的医疗事故罪,就至少已三起。

先是9月1日,湘雅医院被曝一名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伴有赘生物”于2019年11月25日入住湘雅的34岁患者,入住心内保守治疗,拟病情稳定后再酌定手术。可在心内治疗一周后,突发心跳骤停,抢救多日,花费五十多万,还是无效死亡。

人财两空,家属不干,不接受这一事实,向湖南省医学会申请鉴定,认定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负主要责任。籍此鉴定,家属将医院起诉到法院,今年2月法院正式立案,目前正待开庭判决。

紧接着,九月中旬,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温红主任医师,在丁香社区平台说了自己身陷的一场官司。

温医生所在科室2015年底,收治了一位急淋患儿,治疗两月,无效去世。随后家属将医院起诉到法院,司法鉴定结果为医方负次要责任,医院被判赔了53万余元,

收到医院的53万民事赔偿后,患儿父母将当事医生以“涉嫌医疗事故罪”刑事附带民事提起诉讼,向涉事医生索赔140 余万。2019年初,检方将涉案医生批捕,移送法院,取保候审。温主任身为医疗组长,身陷其中,案件近日将开庭审理。

每每夜读三国,我都不禁为华佗叹息。曹操老是头痛,找华佗医治,华佗说要开颅,曹操大怒,疑华佗欲索其命,勃然大怒,把华佗杀了。我想不出古代的华佗,当时应该怎样的憋屈和无助。但我能感悟到,如今的医生,比古人也好不了多少。无论古今,医生都不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需有审时度势和识人之术。比如善于躲避的扁鹊,就比华佗高明很多。

说到医疗事故罪,近些年似乎有越来越多倾向,舆论似乎也倾向于对医生定这种罪。这让我想起了《孔乙己》里,穿短衫的工人们看到孔乙己断了双腿,用手支撑着走路,只想着嘲笑他,而没有人想过,偷书被打断腿,是不是太过分了?

大家想没想过这几年涉医疗事故罪案,为何越来越多?

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始终不得其解,直到江淮医学律师团的一位资深律师向我道出了原委,才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温红主任医师案,很多人在看,有医生,更有患方。

最近,就有不少厦门患方,听闻温医生这一案件报道后,马上来拿着新闻报道来找他,说民事案件都结案了,手上有医疗事故主要责任的鉴定书,也要控告医生医疗事故罪。

但是,被他安抚后,谢绝了。

为什么?

因为,他认为,医疗事故罪,看起来是在公安,在于公安不能轻易立案。

但是,其实重点还是在于医疗事故技术责任鉴定,应当从严标准。

2018年《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出台后. 区分了《医疗事故条例》,彻底区分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用于行政)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用于民事赔偿)。

目前,医学会可以同时做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但要命的是,鉴定标准和人员似乎没变。

他认为,医疗损害鉴定,可以定主责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轻易定主责。

因为死亡案件,一旦主责,便是一级甲等医疗事故,符合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这就必然导致公安容易立案。而公安一旦立案,离医疗事故罪判决就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不好病蹲监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穷尽所能治好了患者认为是应该的,一旦有点过错就要置医生于死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好多医学的东西都是未知数。医生也许经验不足,认知不够,水平有限,但无非都是希冀能在一万中找到万一的希望,渴盼一线奇迹的发生。

所以,请不要怀疑他们白衣之下的那颗救死扶伤的初心!

如果没有法律来支持医生的初心,又会有多少患者家属肯顺其自然,节哀顺变?

从原先的举证倒置,到如今的医疗事故罪,压制了多少医务人员的热血?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有人说: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幸运和不幸。我想,医生又何尝不是?学医的沉没成本那么多,似乎别无选择,只得紧紧衣领,用尽全力的走下去。

还是我讲个小故事,作为本文结尾吧。

大家知道旅鸽吧,它从不害怕人类,与人相亲相近,毫不设防。于是欧洲人拿着棍棒,为了旅鸽肥美的肉,将这个数以亿计的物种,生生敲成濒危动物。

直到1914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鸽,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中死去,这个曾经铺天盖地的物种,正式宣告灭绝。

各位,千万别让医生成为那最后的旅鸽!

医客说

有人说: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幸运和不幸。我想医生又何尝不是?学医的沉没成本那么多,似乎别无选择,只得紧紧衣领,用尽全力的走下去。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江淮医学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祝大家国庆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