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太多的人只是心里想要,嘴上半个字都不敢说。

壮怀激烈到招聘现场,一圈下来,沦落到高呼口号挑战低薪。

一般来说,应届生对薪资是不具备谈判资格的。稍稍像样一点的公司,哪怕只要四五十个人,没有什么薪资系统,社会招聘都是和老板谈判,谁会谈谁牛。

但是这个谈判场应届生进不去,应届生的工资都定得很死,为啥?因为比较容易操作。

1、把学校分一分,C9、985、211、普通学校的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起薪各是多少钱,一个表格结束战斗,容易操作。

2、应届生一般只有学校和专业的区别,还没有工作能力的证明,所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接受。只要学生能接受,用人单位是不会给薪资谈判的机会。

等有了几年工作经验以后,是不是有过大厂名企经历,是不是用过什么高端软件,是不是参与开发了新产品,手里有没有大客户等等,这些就有了区别,这个时候才有资格谈判,才有资格要薪资。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届生的起薪,以211学校来说,不会超过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定到这个标准的企业,算是好的了。

看看中国有几个地方的社平工资上万?所以说应届生动不动要上万工资,恐怕只是心里想想,真想找工作,敢说出来,就敢让你出门凉快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是普遍意义上说的,有几种特别情况,应届生开口要上万,那都不是事。

第一种情况:一线城市,也包括一些二线城市,本来社平工资就超过了1万,人家要一万很正常。

第二种情况:一些热门专业,比如跟新能源汽车有关的,网络安全,底层算法之类的,在风口上的,用人单位拿到了风投,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赌赢了那点工资是小钱,所以敢花,你不给,别人给,所以应届生敢要;还有就是C9名校的,人家到哪都值这个价钱,所以也敢要,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万块算什么,起薪三十万到四十万一年都很正常。

第三种情况:有些应届生本来在学校的时候就直播了、带货了,已经月收入一万不止了,找工作只是为了在更大平台上赚得更多,他怎么可能比自己干要得少?现在这样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多,有些是真有这个水平的;有些是偶尔一次赚到了,以为自己有这个水平;还有人看别人做到了这样,以为自己也有这个水平。

估计上面这三种情况加在一起,可能也不超过应届毕业生得十分之一,但就是这十分之一,为社会立了一个标杆,必须一万,没有一万就是失败。

嘴里不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这个时代,既充满机会,又疯狂内卷;既择业自由,又自设囚笼;每个人都发誓寻找快乐,但是相比以前单纯的自己,更加不快乐。

从踏出校门那一刻起,可能是年薪三万,也可能是月薪三万,这个差距,很多人用一辈子也无法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