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翟傲风

数据支持 | 路演时刻创投数据(www.dyly.com)

继红杉推出「创业者第一课」YUÈ关注早期投资之后,种子投资赛道迎来重磅选手-高瓴种子基金。

9月28日,高瓴宣布正式推出“Aseed+”种子计划,单独设立种子投资序列,聚焦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碳中和等重点领域,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100家左右的种子期企业。

来源:高瓴创投公号

从规模上来看,高瓴对“种子”的定义也已非常接近于典型天使投资的范畴:单笔规模一般在200~300万美元、或1000~2000万人民币,但不会设置固定的投资上限,项目本身的价值越大,投资规模也会更大。这些举措对创业者可谓是重大利好。

在创始人张磊看来,“今天的早期投资,已经完成从发现价值阶段到‘发现+创造价值’阶段的转变。我们发起‘Aseed+’高瓴种子计划的初衷,就是希望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以‘共创’的方式,努力为早期创业者提供专业、系统的服务,帮助更多‘种子’绽放更大可能。”

大白话解释就是:未来的天使投资,会更加性感,看点不在“投”,而在“服务”。

这是继2020年春天增设VC板块之后,高瓴又一次明确的战略性前移。自此,由起初的PE并购到现在的种子轮,高瓴资本已完成了投资的全产业链布局。

1

创始合伙人亲自带队下场

高瓴高调宣布3年100家的“Aseed+”高瓴种子计划,会拿出一支什么样的团队应对呢?

值得注意的是,高瓴的官方措辞是“领衔”。这大概表明,高瓴为此次种子业务匹配的将会是一支成建制的团队。据消息称,此次亲自下场深耕种子投资的并不是张磊,而是高瓴的另外一位创始合伙人李良。

实际上,李良不仅是高瓴的创始合伙人,还是DVC(深度价值创造)负责人,他本人是学自动化出身,最早进入投资行业时,跟工业和能源打了多年交道,有着丰富的产业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在高瓴的16年里,前10年主要是做VC/PE方向的投资,高瓴成为百丽大股东后,2016年下半年李良带着120多名技术和运营专家进入百丽,推动百丽完成数字化改造。目前,退市5年的百丽正在准备二次重新上市。

此外,李良还负责高瓴内部的硬科技与气候变化投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李良的产业背景以及6年来在百丽项目上的历练,是目前高瓴合伙人中,带领团队“杀入”以共创模式为核心的种子轮投资的最佳人选。上述专业的描述无一不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一向凶猛彪悍的“创投一哥”身段变柔软了,变得更加开放。

同时团队成员背景多元:包括科研背景和制造业、能源、软件、工程等产业背景。团队将打通投前、投资、投后各个环节,实现创业孵化、市场验证、创业加速、产业对接、后续轮次融资等一体化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创新平台、投前支持、产学顾问、产业资源、融资服务。

据悉,为帮助早期项目实现快速启动,高瓴种子业务将采取更加高效、灵活的沟通方式和决策模式,不拘泥于创业形式、区域及融资金额。

对于创业者而言,如果能够得到高瓴的强大赋能,无疑是为梦想插上了会飞的翅膀。不过,李良也表示,“我们希望找的是有一些历练的创业者,同时有激情和实力,有产业积累,要去挑战很高的科技和工程门槛。”

2

全面杀入,并非心血来潮

2022年,一级市场的玩法正在发生转变风险投资在今年明显向早期集中。财联社数据显示, 近一段时间,早期企业在种子、天使轮阶段的融资事件数目最多,过去长期居第一位的A轮融资则排在了第二位。

来源:财联社

作为中国投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高瓴自然洞悉到这一点:他们沿袭早期基因,通过种子计划寻找“经过历练、挑战门槛”的创业者。

当然对于高瓴来说,全面杀入种子企业并非心血来潮,因为高瓴早已马不停蹄在投资种子企业的路上了,投资早期基因已在。

一级市场有一个被反复讨论的话题是:对基金来说,从后向前和从前向后,谁更容易?至少到目前来看,两者都不容易。在过去的两年里,投资轮次一步步前移的高瓴收获了不少经验。这其中,也包括他们的种子投资。

据统计,高瓴成立以来投资的种子轮企业已超过100家,除了国内优秀创业者,更不乏来自欧洲、北美、东南亚地区的创业企业,其中多家都已经成长为全球行业独角兽。百济神州、地平线、思灵机器人、蔚来、元象科技、Neumora、MOODY、Little Freddie等,是其中广为所知的代表。

从PE到VC再到种子,高瓴正沿袭既往的研究驱动基因,通过对技术、行业、产业的结构性变化追踪,寻找细分领域具有深刻洞察的创业者,实现“Aseed+”种子业务的发芽。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瓴投资的种子企业中,科技企业占比83.6%。当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举国的战略发展方向,中国的科技创业者开始自主研发很多“世界首创”的技术,创业之初就勇闯“无人区”。未来十年中国将迎来很多伟大的创业者,科技创新会带来持久真实的价值,而此刻,他们正处在萌发的阶段,换言之,是种子。

2022年以来,高瓴在种子投资上也出手频繁,共投资了20家企业,可预见的是种子业务可能将会是高瓴创新投资的未来趋势。

3

创投圈集体扎堆种子期

对于与高瓴和红杉这样的头部机构,在人们的惯有印象中,它们单笔投资敢下重金,大手笔布局看好的投资主题,并且有随着项目发展不断加码的能力。

然而时至今日,一级市场竞争已是残酷至极,VC/PE们都在闷头往更早期走,已是投资圈的显学、共识。VC、PE甚至hedge fund都在释放出涌入种子轮的信号——那里正酝酿着全新的机会。

来源:高瓴创投公号

实际上,今年以来,头部机构们纷纷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即往“小”里走、往早期走。

今年5月初,老虎环球基金完成了2019年来在印度的首个种子轮融资,融资金额260万美元;

今年6月,源码资本宣布设立设立种子期的投资业务,并命名为“源码一粟”;

今年8月,红杉中国正式推出了“YUÈ”创业加速器,助力早期创业者。

可见种子投资在2022,可能将是中国一级市场最具活力的阶段。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高瓴的入局意味着更多。

为什么要走入更早期?

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宏观环境之变:由于中后期项目普遍遭遇退出梗阻;另一方面,如今一级市场估值虚高有目共睹,火热赛道的非理性估值完全经不起二级市场的考验,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引发的IPO破发潮历历在目,VC/PE甚至亏到了B轮。

根据创投数据统计机构 PitchBook 的数据,今年二季度仅美国科技初创投资金额就同比下滑 23%,上半年只完成 490 亿美元 IPO、同比下降 88%。没有 IPO,创投、PE 就拿不回钱;回报率下降,“新钱” 不敢入场,“老钱” 也更谨慎。

如今市场萧条,投得越早,才更有可能避免难堪的亏损,VC们的偏好必然更前移。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与如今的投资主题变革有关:伴随着移动时代的谢幕,所谓“硬科技”时代的来临,我们如今目及所见的多数细分领域,都处于较早期的、或者说对投资人来说较早期的阶段。

事实上,高瓴所述的Aseed+将重点投资的多个领域基本符合这一特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碳中和等。

对于科技投资来说,越早进入,陪伴的意义才越显珍贵——科技赛道火爆,如果不在早期抓住机会,以后再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就难了。这似乎也更加符合风险投资的定义——他们要去更早期,一同创造价值,承担更高的风险。

当然如何能在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浪潮中,更好地发现、识别并帮助有潜力的科技创业者,是所有种子投资人的共同挑战。

4

结语

投资创业初期的公司,有人看到无尽的风险。有人看到最大的回报,所谓 “提前下注,赢回大钱”。

杀入种子期,与其说这是来自整个投资大环境变化的压力,更大的可能性是,这是头部机构出于对产业趋势高度敏感下的一种主动选择:随着当下中国的创业主题越来越往产业变革的深处走,这必然要求投资人们潜入创新的更早期,在变化中掌握先机。

不过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好的种子投资既要做到锦上添花,更要做到雪中送炭,还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智慧陪伴企业由小到大成长。高瓴单列专项种子基金也是表明希望赋能更多初创团队,并将一路陪伴其成长,从而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创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