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日,我市召开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建设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部署,高标准打造科创平台,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响海上福州国际品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宝金出席并讲话,市长吴贤德主持并作政策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付贤智,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庆华到会指导,市四套班子领导张忠、刘卓群、林建等参加。
林宝金说——
建设“海上福州”、发展海洋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州擘画的重大战略。我们要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坚持陆海统筹,提升科创能力,拓展开发空间,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海上福州”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林宝金强调——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福州将坚定不移向海进军,用好资源禀赋,加快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推动福州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希望广大企业家当好海洋经济发展“主力军”,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加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争创更多行业标杆,努力实现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跃升;希望在榕高校、科研院所主动融入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建设,发挥学术引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优势,聚焦市场需求,集中资源力量,加强科研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涉海企业和在榕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为大家提供最优服务、营造最好环境。
吴贤德强调——
要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的创新合作模式,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积极招引优秀企业来榕发展,不断提升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要抓好载体建设,按照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要求,打造好海洋科创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集中区,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发展。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用足用好引才政策,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会上,企业家、在榕高校、科研院所、沿海县市代表先后发言。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区和福州高新区设分会场。
28日,我市召开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建设推进会,发布《福州市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实施方案》和《福州市海洋科创平台提升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东南沿海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经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高地。
福州发布的两条新政里
提到了哪些内容?
一起来了解一下!
《福州市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领域分布合理、功能梯次清晰、创新链条完整、具有我市特色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聚焦“蓝海经济、智海经济、向海经济”三大领域科技创新引领,重点建设城市中心海洋经济科创高地“里+外”两个区域和“科技创新+项目落地”相互依托,该方案提出了3个方面11条具体措施。
0 1
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
依托福州海洋研究院和科创走廊鼓楼怡山片区,建设各类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国内外海洋经济领域专家,打造集研发、 孵化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经济科创高地。
0 2
打造科创成果转化集中区
以连江县粗芦岛等区域为核心,建设海洋科创成果转化集中区,后期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逐步扩大集中区范围。聚焦我市海洋经济重点领域,构建海洋经济产学研合作体系,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海洋经济创新主体。
0 3
推动海洋经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依托我市海洋经济重点企业,巩固近海养殖、远洋捕捞、海工装备、涉海数字等海洋经济优势产业,抢占产业链高端环节,逐步打造“一条鱼”全产业链条,培育海洋信息服务产业群,建设一批海洋科技协同创新载体。同时,加快完善近海融合信息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共性基础数据供给体系,加速驱动渔业经济数字化进程。
《海洋科创平台提升建设工作方案》提出,通过3年至5年的建设,力争涉海专利数量超过500个,涉海研发平台数量达到20个,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家,基本形成支撑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总体思路和具体途径上,该方案提出要抓好“1+6+3”模式。
0 1
所谓“1”
就是做大做强福州海洋研究院。通过设立首席科学家制度、成立海洋渔业科创联盟、设立福州市海洋产业基金、定期组织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定期召开具备全国影响力的海洋经济高峰论坛等具体措施,推动福州海洋研究院做大做强。
0 2
所谓“6”
就是高位嫁接发展“深海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智慧海洋、水产种业、海工装备”等6个海洋产业联合研发中心。采用“1+1+N”模式(省内优秀科研团队+省外优秀科研团队+N个龙头企业),支持福州海洋研究院和海洋渔业科创联盟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同领域高水平创新研发团队,建设高水平的海洋重点产业联合研发中心。
0 3
所谓“3”
就是在闽江学院工业路校区科创走廊、连江县粗芦岛、福清元洪投资区等3个地区建设科创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集中区。闽江学院工业路校区科创走廊,重点建设涉海研究中心、创新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研发载体;连江县粗芦岛,集中打造海洋生物科创高地、海工装备科创高地、数智渔业科创高地;福清元洪投资区,重点围绕海洋经济、食品制造、新型建材、能源经济、航空运维服务、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开展合作。
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张旭 黄芳宾 潘倩
编辑 肖远强
审核 申哲
监制 王新 黄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