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的常见病因,病因可能是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和血流缓慢。在血栓形成和扩大过程中,它可以捕获血管内容物并成为微粒的储集层。南京医科大学夏彦恺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骆永明教授团队首次在人体血栓样本中发现了一定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和染料颗粒。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kope

使用最先进的拉曼光谱仪超精密测量技术,可以检测到过去几年中直径大于1μm的颗粒。通过严格的检测和鉴定,可以探索血栓中不可溶性环境微粒的积累。将测量和鉴定血栓中微粒的数量和类型,以帮助调查环境微粒在人体内的积累,这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信息。

首次检测到

01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技术限制,生物体中微塑料的检测,特别是在人类中,已经停滞不前。这是第一次检测血栓中的微塑料,尽管只有一种颗粒被鉴定为LDPE,主要用于农用薄膜,医疗器械,药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等。在该患者居住区的水和沉积物中也发现了LDPE。然而,在其他患者居住的土壤和水体中也检测到微塑料。

与其他人相比,LDPE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没有接受任何特殊治疗。因此,很难确定该患者的潜在LDPE暴露途径。更重要的是,暴露于微塑料等微粒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不仅关注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环境微粒,而且还关注日常食物和饮用水中的环境微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2.09.004

超细人造颗粒

02

超细人造颗粒(如微塑料和颜料颗粒)在环境中引起的危害尚未得到彻底阐述。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新型、严格、可靠的拉曼光谱仪微粒检测方法。研究中微粒的清晰照片和拉曼光谱首次验证了外源颗粒(包括色素微颗粒和微塑料)在血栓中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性因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应研究外源性非可溶性颗粒是否有助于血栓形成的形成,扩大和加速,以探索外源性微粒参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全球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粒子的检测更加准确。未来研究的一个总体方向是将微粒污染物的暴露与心血管疾病机制相结合,重新审视和重新评估微颗粒污染特别是色素微粒和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虽然到目前为止,环境微粒对人类健康不良影响的参与只是假设,但这项研究为检查环境微粒因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提供了线索。

不足为奇

03

今年3月的《国际环境》杂志再次曝出猛料,科学家发现,人类的血液中也发现了微塑料,并且,这些微塑料会理所当然地随着血流进入人体的组织器官。

所以,当南京医科大学夏彦恺教授团队,在人体的血栓中发现了一定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和燃料颗粒时,那就更不足为奇了。

研究者发现,这些微塑料在人体的血液中,就相当于咱们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尘埃多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凝结成水雾一样,血液中的微塑料成了血栓的“核心”,有了这些微塑料,很容易形成微血栓,这些微血栓不断长大,相互聚集,不断吸引血液中其他的颗粒,让血栓逐渐增大,最终把血管堵塞掉。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0123222002065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推荐·直播/活动

09月27日 14:00-17:30 上海

创新技术助力肿瘤精准诊疗高峰论坛

扫码免费参加

11月01-02日 09:00-17:30 重庆

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扫码免费参加

11月25-27日 09:00-17:30 上海

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扫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