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24日,中国驻马来西亚首任大使王幼平赴任,下车伊始,就收到了一份“下马威”。

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所以当中国首任大使到任后,各国都支棱起来盯着你。

马来西亚、东南亚各国、西方国家都盯着你,通过观察中国使节和使馆,来判断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言行和政策。

而马来西亚格外敏感,尤其在意华侨、华人和马共问题。所以当王幼平大使一上任,马来西亚就送上一个“下马威”。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星槟日报》,上面一篇社论颇具煽动性和火药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篇社论指出,欢迎中国大使应该与给予其他国家使节的礼节一样,不应对中国使节另眼看待。

还说华裔可能对中马建交特别欣喜,但希望是出于血缘与文化关系,而不是故国宗邦之念。以免引起其他民族兄弟的猜疑,不能不顾及其恶劣后果。

王幼平大使看了好几遍,又想了好一阵,心想看来一场短兵相接是不可避免了。

王幼平向先期到达的参赞了解了马来西亚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他发现马来西亚对中国的疑虑实在太深了。

当时马来西亚人的普通护照上都有一个歧视性加注:前往中国无效。

如果想去中国,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是探亲的,一种是做生意的。即便如此条件相当苛刻,探亲的要年满60岁,出示中国的亲属证明,以及连续三年的来信等。

做生意的也要年满30岁以上,贸易额在25万马币以上(10多万美元)

中国大使馆的大芒果树下,每天都有陌生人“乘凉”。来过中国使馆的华人,都会被叫去问话。

鉴于这种情况,王幼平大使给自己定的原则是“坚持公报原则,工作面向官方”。接下来他积极与马政府各部门官员来往,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促进两国高层来往。

在马来西亚,王幼平从不与马共人士来往,也从不打听他们的消息。同时就护照歧视性“前往中国无效”的加注,一再进行交涉。但与华人来往,则十分谨慎。

马来西亚有13个州,王大使只去过六七个,他每次到外地旅行,都会向马外交部提出申请。靠近马泰边界的敏感地区不提,东马来西亚的两个州也不提。

提出的旅行申请,如果迟迟没有答复,王幼平交代下面不要催。

长期以来,王幼平大使用行动给马来西亚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中国不干涉马来西亚内政”

对中国大使馆观察了一年半后,马总理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大使在马来西亚的活动是合乎外交常规的。”

1977年,王幼平离任时,马新任总理侯赛因在办公室会见了他,并一路送到他总理府外的轿车旁。与当年刚到任的光景已经大不同了。

后来经过中国一代代外交人员的努力,终于在1990年9月7日,马来西亚的歧视性加注撤销了。以前马来西亚每年只有几千人来中国,这之后,每个月就有上万人来华。

1993年,当西方国家再散布“中国威胁论”时,前来访华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表示:他们散布这种论调是出于其私利。

一代代外交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开疆拓土,中国的每一个进步与繁荣富强都离不开他们的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