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家通讯社于2022年9月30日凌晨发布的报道称,乌克兰国家航天局特别控制中心对北溪管道泄漏点附近水下爆炸引发的地震数据深入分析发现,爆炸的威力相当于约700千克的TNT当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在波罗的海的两条北溪天燃气管道仍然在大量泄漏,据丹麦政府提供的最坏情况估计,此次天然气管道被破坏会造成大约7.78亿立方米天然气泄漏,相当于50万吨甲烷!

乌克兰国家航天局特别控制中心:爆炸威力极大

9月26日夜,北溪线-1和北溪-2输送天然气的三条管线均出现压力突降,德国、丹麦、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岸上部门立即收到警报并展开了调查,9月27日,丹麦公布了事发海域白色一片,正在冒出大量天然气!

9月28日,瑞典外交大臣安·林德表示,“北溪”和“北溪-2”管道天然气泄漏事件是“爆炸”所致,俄能源安全专家初步估计,北溪天然气管道是遭到了欧洲反对俄罗斯天然气势力的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路透社报道,丹麦地质调查局宣布,在“北溪”泄漏发生的同时,他们在波罗的海记录到了两次地震。英国《泰晤士报》也报道称发生了爆炸,强度堪比小型地震,800英里外英国设立的地震波探测设备都记录到了地震波。

记录到的地震波

乌克兰国家航天局特别控制中心对9月26日夜间多个地震台网接收到的地震信号进行了分析,并且获得了在 FINES(芬兰)和 NORSAR(挪威)台站的通道上的记录;9月30日,公布了经过综合评估后得出这次爆炸相当于700千克TNT当量的释放。

“北溪”管道运营商Nord Stream AC公司表示,“北溪”海上天然气管道系统3条管线同时发生前所未有的损坏,目前尚无法评估维修时间,并且由于高压天气从破口冲出,已经出现多个泄漏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北溪线目前处于停气状态,但管内仍然充满了高压天然气!北溪线从俄罗斯维堡开始,穿越波罗的海一直到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分为一号线和二号线,两线基本平行,总长度为1222千米,直径为48寸(1220mm)。

按远距离天然气输气管压力70~80个大气压测算,管内残存的天然气约为114,280,132.59立方米,当然这按从起点到终点的所有天然气,没有扣除管壁厚度,就简单做个计算,大约1.1亿立方米,而且只是单管,据了解,北溪管线并非单管。

目前事发海域的天然气泄漏量一点都没有减少,大量天然气泄漏进入大气层危害非常大,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二十多倍,所以这次对天然气管线的袭击太可怕了,不只是俄欧天然气管线被毁,而且还加剧了全球变暖。

专家给出“北溪”破坏活动的可能受益者

乌克兰国家航天局特别控制中心给出的爆炸当量为700千克TNT,不过却没说到底单次还是两次爆炸合计700千克,不过就算是平分,单次也能达到350千克。一般这种级别的没必要动用战术核武器,而且核武器也会造成波罗的海污染,基本上应该只是常规炸药,假设它是C4炸药,那么也需要250千克以上才能达到这个威力。

基尔萨奇山号

事发海域深度为68.58米,这个深度对轻装潜水装具操作还是具有可行性的,多次往返放置炸药,或者使用水下推进器进行辅助安装炸弹后进行爆破!坊间认为,从8月开始到9月22日一直在波罗的海活动的基尔萨奇山号嫌疑就很大,这艘美军舰艇于9月2日在事发海域徘徊了很久。有作案的时间,并且也有作案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瑞典安全部门28日则发表声明称,由于案件可能针对瑞典国家利益,瑞典安全局已经接管调查工作。”
  • CNN在9月28日煞有介事的表示“欧洲安全官员26日和27日在事发海域周边观察到俄罗斯海军支援舰艇,认为可能俄罗斯自己炸毁了北溪管线。不过丹麦直接表示,“俄罗斯船只经常在波罗的海地区活动,目击到俄罗斯舰艇并不能证明俄罗斯与破坏行为有关”。
  • 英国的《卫报》则发了一篇长文分析俄罗斯才是幕后黑手,一位英国军方人士推测,这可能是从一艘伪装的商船上精心布设了水雷,并在几天或几周后引爆。这种行动需要隐蔽性,但不需要特别专业的军事资源或装备。
  • 德国明镜周刊透露,几周前联邦政府就收到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警告,称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可能会遭到袭击。

欧洲多国官员则表示他们不清楚这些俄罗斯是否与“北溪”管道泄漏事件有关,但会将其列入调查的目标。”

9月30日,俄罗斯卫星通信社刊文指出了“北溪”破坏活动的可能受益者,政治学家乔治•博夫特认为,尽管许多欧洲国家从天然气管道事件中受益,但欧盟现在对公开讨论这个问题“加以禁止”,博夫特认为以下国家有相关性,一个或者多个参与了破坏活动:

  • 1、第一个受益者是乌克兰,它仍然维持着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并且此前不止一次地对德国因进口天然气而与俄罗斯保持经济关系表示不满。不过就目前而言,在美国庇护下的乌克兰,欧洲没有人敢指责。
  • 2、第二个受益者是波兰,他们转向了从挪威购买天然气,并且波兰还强烈批评德国保留了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
  • 3、第三个受益者是挪威,因为挪威与波兰之间新开通的管线被称为“北溪线的替代者”,当然流量上只有北溪一号线的1/5,但意义重大。

博夫特认为,天然气管道被摧毁破坏了俄罗斯试图进行“天然气勒索”的可能。

不知道博夫特是故意还是没有考虑到,他居然把美国给忽略了!在俄乌冲突中欧洲是乌克兰的支持者,但美国却是始作俑者,这次破坏,美国绝对脱不了干系,原因很简单,除了俄罗斯自己破坏外,其他任何国家对北溪管线的动作都要得到美国的首肯。

显然掌握了阀门的俄罗斯没必要摧毁自己的管道,因此美国和英国的指责反而给了大家一种急于撇清关系的辩解,试图把水搅浑,而欧洲则迫于北约和美国强大的压力,在北溪管线被炸的问题上一直都在和稀泥。

美国摧毁欧洲的气管:为何下狠手?

今年2月8日,ABC News发表了一条诡异的推文,美国总统称,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么就不会有北溪2号……我们将结束它”“我向你保证,我们有能力做到”

尽管并不能就此判定是美国所为,但从整个事件的发展中可以很简单地分析得出结论,美国具有最大的作案嫌疑。

俄乌冲突半年多来,俄罗斯和欧洲都疲惫不堪,近期普京的战略目标已经锁定在了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地区就是告诉欧洲俄罗斯的目标就这么大,另外部分战争动员则表示,如果欧洲来横的,俄罗斯也准备好了。

普京这两项为战略底线,以北溪线为俄欧纽带,因为随着冬天到来,尽管德国表示储气罐达到90%储气额度,但没了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天然气化工产能大减,并且由于支出大于“营收”,会造成恐慌性上涨,欧洲电价飞涨,天然气数倍涨价就是证明,民众也在积极“自救”,壁炉、木柴、电热毯等各显神通,但真正能解决问题在俄罗斯。

而北溪管线就是基础,因此西方指责普京的“天然气勒索”确实存在,而且普京还以此为关键支撑点把欧洲拉回谈判桌上。当前欧洲冬天已经开始了,内部已经开始不和谐了。由于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一直都反对制裁俄罗斯。

更要命的是欧洲的右翼势力抬头,法国马克龙差点被干趴下,意大利极右翼的女总理梅洛尼已经上台,而梅洛尼在27日还刚刚向选民承诺为了冬天的取暖问题将争取与俄罗斯再议“北溪”管道的重启。

四州公投,变成了俄罗斯领土,而普京也已经划下红线,再有大动作可能就会爆发核战,冬天又已经来临,现在正是双方低头谈判的好时机。显然美国不希望双方就此停手!本来俄乌冲突就是北约东扩挑起来放欧洲和俄罗斯的血,美国就是希望欧洲出钱打乌克兰的代理人战争,在这里最惨的是乌克兰,其次是欧洲,其三是俄罗斯,渔翁得利的只有美国!

因此这次北溪天然气管线爆炸案件,谁的嫌疑最大?无论是欧洲哪国干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这一点一定是改变不了的。

默克尔的警告:她还有半句话没说!

当地时间27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出席赫尔穆特·科尔基金会的开幕式时警告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应该被视为一个严肃的对话伙伴。默克尔称,认真对待普京的表态绝不是软弱或绥靖政策,而是一种在政治上明智的表现,这有助于创造新的回旋余地:

  • 第一个警告:“不要把普京的话视为虚张声势,认真对待绝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这是政治智慧的标志……”。
  • 第二个警告:“......保留回旋余地,甚至同样重要的是,发展出新的回旋余地。”

这话大家都看得懂,但默克尔对美国的评价却没说,对于欧洲来说美国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估计欧洲人已经有了选择。默克尔一定非常明白,美国在欧洲这个最重要盟友的救命气管都敢于下死手,未来还有什么美国干不出来?

德国企业家建议与美国决裂

德国最大的纺织公司Trigema的所有者之一沃尔夫冈格鲁普,在接受BILD采访时呼吁:在北溪管道发生疑似恐怖袭击事件后,“德国应该与美国决裂”。

他表示不明白为什么德国人突然将弗拉基米尔·普京视为死敌。他认为,美国在幕后控制着一切,是这场战争的唯一赢家,这对于德国没有任何好处!

延伸阅读:波兰前外长把“谢谢你美国”推文删了

北溪事件发生后,波兰前外长在其推特上发了条Thank you,USA,配图则是波罗的海上正在冒泡的天然气: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西科尔斯基“感谢美国”帖子的截图,并问道“这是关于恐怖行为的正式声明吗?”

西科尔斯基已经删除了他于27日有关“北溪事件”的系列推文;而在当地时间28日发布的一条新推文中,西科尔斯基写道:

“很高兴,‘北溪’……瘫痪了。这对波兰有好处。希望丹麦的调查能找到肇事者。我自然会对谁有动机且有能力这么做,做出仅代表我自己的可行的假设。”

这种小人得意的样子真像个跳梁小丑,很难想象这会是波兰前外长说的话,即使他已经成为前外长,但注定他无法像一个普通百姓一样幸灾乐祸表达自己的情感。

现在删除这条推特已经太晚了,全世界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