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明令发文:停止使用电饭煲,小心肝癌找上门”。

近日,诸如此类的流言,让电饭煲成为众矢之的,也引起了一阵恐慌,不少人忧心冲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奶奶也是其中一员,一直生活在农村老家的她早前都是烧火做饭,厨房里根本没有现代的电器。女儿心疼她,给她买了更为方便的电饭锅使用,自那之后她的生活方便了许多,不用再上山去捡柴火。

但有一天邻居来家里玩发现电饭锅后告诉她这东西可不能用,内胆用的都是不好的材料,经常用会致癌。

这让苏奶奶觉得很害怕,于是不再使用电饭锅,又改成了烧火做饭。某日上山捡柴的时候不慎摔伤了腿住院,女儿觉得很诧异,不是都买了电饭锅了吗?

得知母亲弃用电饭锅的原因后,女儿有点哭笑不得,赶紧告诉她这是谣言,不能相信。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饭煲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一种普遍使用的家电,它不仅简单方便,安全性能较高,还能一锅多用,煮饭、炖汤、蛋糕,其实用性深受民众喜爱。

然而,如此便利的家电却也被贴上了“致癌”的标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电饭煲到底还能不能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内胆有毒还致癌,电饭煲是肝癌的催化剂?

传言称,电饭锅的内胆是有害物质制成,世卫组织以及多名院士都呼吁群众不要再使用电饭锅,否则容易导致肝癌发生,这个说法真的可信吗?

电饭煲的内胆材料,一般为铝、不锈钢、陶瓷等。

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电饭锅内胆材质为铝制+涂层。铝不仅传热速度较快,而且受热均匀。但因为铝不能和食物直接接触,因此会涂上涂层起到保护隔绝作用。

而传言中,致癌的“元凶”正是这兼具防粘和隔绝作用的涂层:特氟龙。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鲁钢表示,电饭锅内胆如若使用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特氟龙,是不会有致癌风险的。

特氟龙具有抗酸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且它的性质十分稳定,在250℃的温度下不会发生分解。日常正常使用电饭锅的温度一般在180℃以下,所以无需过多担心。

二、肝癌真正的“元凶”是这4个,注意避开

肝癌顾名思义是发生在肝部的癌症,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发生转移,常常不会有早期症状。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肝癌的死亡率为23.72/10万,在所有的癌症中仅次于肺癌。我国素来有肝病大国的称号,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肝癌的发病人数占比达到了世界范围的一半以上。

我国之所以肝病如此高发,与国人身上存在的这四个习惯息息相关。

饮食因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少老一辈的人在发现食物发霉后还不舍得丢掉,而是会选择去掉霉变部位后继续食用,殊不知食物内很可能会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诱发肝癌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长期酗酒也会导致肝脏很受伤,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一些体内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的人群,出现脂肪肝、肝硬化的风险也会提高,这类人群更容易罹患肝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境因素:医学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生与饮水污染以及粮食之间密切相关,一些肝癌高发区的水内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且水源内含有的铜、铁、锌、镍等元素也很高。

肝硬化:肝硬化是肝癌的前奏,长期酗酒、滥用药物以及慢性肝炎都可能会诱发肝硬化,如若没有及时干预的话,肝细胞在反复损害、不断再生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癌变。

病毒性肝炎:我国乙肝患者的数量十分庞大,很多患者自觉身体没有不适症状,于是没有太将其当回事。殊不知,长期慢性肝炎也是诱发肝癌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三、安全使用电饭煲,有3点注意事项

电饭煲作为我们日常常用的电器之一,在使用的时候也有不少的学问,这三点是你需要注意的。

1.选购优质安全的电饭煲

购买电饭煲时要认准大品牌的,查看电饭煲是否有3C标志,尽量选择有售后服务、有保障的企业,避免选择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产品。

2.内胆出现“掉漆”要注意

当发现内胆有涂层脱落时,不建议继续使用,这说明内胆已经出现了破损,如若继续使用的话,内胆脱落的物质很可能会融入到食物内被人体摄入,长期如此容易给健康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

3.避免使用不当,延长使用时间

一般情况下,电饭煲在使用得当的前提下可以使用3~5年,超过这个时间的建议及时更换。清洗电饭煲时要注意不能用钢丝球等硬质材料清洗,还要等它放凉了之后再洗,这样做可以保护涂层,延长使用的时间。

另外,日常不建议长期频繁地用电饭煲烹饪酸性的食物,因为涂层内可能存在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缺口,铝制内胆在强酸环境下容易析出有害物质,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风险。

总而言之,购买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饭煲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在生活中,使用电饭锅要注意上述的几件事,发现出现破损时要及时更换。不要盲目相信谣言,而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