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学们,请佩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保持安全间隔距离,按次序上车……”

车下,执勤的老师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细细叮嘱。
“知道了,老师。”“老师,周末快乐,再见。”……
下午4时,七年级浙水籍的新生率先通过安全消杀区,出示健康码、行程码,面带微笑,迈着欢快的步伐,登上客车。随后,各年级浙水籍的学生依次上车。客车满载欢笑,离开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此之前,浙水籍的学生提到上学放学,脸上是没有笑容的。这是为什么呢?
据了解,2022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教育资源要优化组合,浙水小学不再设立初中,浙水籍的同学们就读初中被划片到最近的五龙中学。于是,一系列困难摆在了五龙中学全体领导面前。首先上学路程远。离校最近的也有三四公里,远的甚至达到十多公里。其次是交通不便。虽然浙水乡实现了道路村村通,但交通工具基本上是摩托车、小面包车、私家车,存在无营运证、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孩子无家长接送等困难,交通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领导多次下乡,到浙水了解家长诉求,与苍溪县五龙镇政府筹划,和四川广运集团苍溪有限公司商讨,最终决定每周上学放学派遣客车接送浙水籍的学生,解决了乘车难问题。学校大力改善寄宿条件,配好寄宿生活老师和校医,减少学生往返次数,解决了上学路程远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浙水籍学生上学路程远、乘车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川省苍溪县五龙中学校 王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