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是崇尚技术的,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还是科学研究领域。但对技术一定要抱一个冷静的态度。例如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气候变暖等,显然在从前没有技术的时代生态还能得到很好的保持。但现在能不能放弃技术来恢复生态呢?这是不可能的。必须用技术来拯救生态。这才是对待技术的正确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文 | 彭富春

那么我对中国思想中的道、欲、技是如何重构的呢?我认为“道”不是自然之道,而是真理,是语言之道,是语言当中指出的道理,而不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至于“欲”,我认为人在生活世界当中是一个欲望的存在。不能像古代所说的“以道制欲”,而是首先必须承认欲望的合理性。

例如现在的整个市场经济都是为了刺激和满足身体的欲望,这也是事实。在这一点上,西方的许多思想是可以借助的,例如弗洛伊德和拉康对欲望的研究就非常有借鉴性。此外我们还需要借助于技术来实现自己的欲望。

对于技术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所谓的技术万能主义,另一种是技术有害论。

我们知道中国现在是崇尚技术的,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还是科学研究领域。但对技术一定要抱一个冷静的态度。例如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气候变暖等,显然在从前没有技术的时代生态还能得到很好的保持。但现在能不能放弃技术来恢复生态呢?这是不可能的。必须用技术来拯救生态。这才是对待技术的正确态度。

关于语言之道,中国思想始终强调自然、天道、心性,但作为语言的道是很少谈及的。语言之道是在语言的言说之中显示出来的。必须对语言进行区分。我们一般是把语言视作工具,但另一方面语言除了是工具、信息之外,语言自身是能够言说道理的,话语本身能够为人指明一条道路。这一点是为很多人所忽略的。

整个现代、后现代的语言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突破了语言作为工具的观点。语言是工具,但不只是工具。语言是真理,语言是“道”。因此我们在意识到语言是工具的同时还要发现语言自身所含之道。

在这样的意义上,真理之道就能为欲望区分边界,即什么样的欲望是可以实现的,什么样的欲望是不可实现的;同时也能给技术划分边界,即哪些工具是可以使用的,哪些工具是不能使用的,例如转基因食品技术能否使用、核武器能否使用等等。所以“道”与“技”以及“欲”就构成了一个游戏。

“道”也就是智慧,真理的智慧。当然智慧也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智慧的更新派生出欲望和技术的更新。例如现今人们的欲望越来越丰富,技术也是不断更新。与此相应,智慧也在变化,智慧也是与时俱进的。这就是我将“道”“欲”“技”的关系理解为一个游戏的原因。三者中没有最高的决定者,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更新的。这是我大致的想法。

本文选自《关于哲学的无主题的漫谈——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此为座谈会问答部分实录。作者系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