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一季度,印度人口正式迈入了14亿的大关口。世界人口日的时候,联合国发布的报告预测,到了2023年,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而在十年前的联合国预测中,印度想达成这一排位,要到2027年。

毫无疑问,成就印度这一“荣誉”的,除了中国生育率在不断下降外,还要靠印度的计划生育目标不达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育率一般指每100或者1000位育龄(15-49岁)妇女中所生育的活婴数量,或者说是平均一个育龄妇女生育的活婴数量。

先来看看几个时间节点上,印度的生育率变化:

1950年,印度生育率为5.9;

1971年,印度生育率为5.1;

1996年,印度生育率为3.3;

2009年,印度生育率为2.6;

2016年,印度生育率为2.3;

2019年,印度生育率为2.2;

2021年,印度生育率为2。

这个生育率变化,从数字上看,并不算慢,但是如果对比相应时期的其他国家(除非洲以外)来说,确实有些滞后。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他们在1952年的时候便启动了降低人口增长率的计划。但是到了60年代却迎来了人口增长的最高峰时期,到了1971年出生率还是超过5,这种尴尬让当时的印度政府不得不继续在人口控制上加码——1972年制定了将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二十五的目标(更尴尬的是,这种目标到了2005年都得不到实现)。

或许意识到千分之二十五的目标有些艰难,印度当局到了80年代中期的时候换了一个指标,开始设定净再生产率(NRR)目标。1981年,为2000年设定了NRR的目标,1900年将目标完成时间推迟到2006年到2011年。到了21世纪初,该目标再一次被推迟5年,变成2011年至2016年。

印度政策制定者脸上挂不住了,在第二次宣布推迟的同时,将人口控制写入了基本国策和宪法中。

当然,喜欢立flag的印度人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么会没有动静呢?很快就刷出了一纸文件——到2010年实现2.1的生育率。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这个目标到了今年才完成。

虽然印度设立的目标总是不能按期实现,但不管怎么说,其生育率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

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很多,比如晚婚晚育、性别平等提升、观念的改变、避孕工具的推广、子女投资方式的理性化等等。

但如果说要寻找最主要原因的话,那应该是社会发展,更具体点说便是妇女扫盲。

研究表明,随着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儿童死亡率下降以及妇女工作比例的增加,社会的生育率通常也会下降。这种观察结果在西方被普遍认可,并将其称为“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具”。

但是在整体受教育水平极低的印度,想要发展的前提首先要扫盲,事实证明,扫盲的效果好坏对印度的生育率的高低有着非常直接且重要的影响。

举个例子,比哈尔邦妇女的文盲率最高(26.8%),生育率也最高(3.2)。相比之下,生育率最低的喀拉拉邦识字率最高(99.3%)。同样,北方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恰蒂斯加尔邦、奥里萨邦、中央邦和拉贾斯坦邦等7个邦的文盲率在20%以上,刚好也是这7个邦的生育率在2.5以上。

美国调研机构给出的数据表明,增加避孕药对印度女性生育率的降低贡献率在10-15%,而增加基础教育对降低生育率的贡献率却达到了50-60%。纯文盲妇女的总生育率(TFR)为4.0,而那些受过中学或中学以上教育的妇女中生育率仅为2.3。也就是说,与文盲妇女相比,完成基本义务教育的女性的TFR降低了43%。

还有一组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结论:2021年印度农村地区的总生育率为2.6,而城市地区同期的总生育率只有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扫盲为什么可以降低生育率呢?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识字后,妇女可以接收更多的外来信息和知识,熟悉更多避孕工具的使用,也更容易理解避孕对于女性的重要性。

第二,扫盲能让妇女有摆脱从事最低级劳动的机会,当她们享受到教育带来实打实的好处之后,更愿意在其下一代身上投资时间和金钱,而不是拼命去制造新的劳动力。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印度从21世纪开始,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针对妇女的基础教育。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