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本文转自9月28日“丁刚看世界”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为《iPhone转到印度生产对中国可能是好事》。

印度制造业的那些问题,不会遇到苹果就迎刃而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苹果的代工制造商已开始在印度生产iPhone 14了。

美欧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是莫迪政府为追赶中国,使印度成为第二个世界工厂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表面看来,此事对中国不利,但从长远看,它又对中国是有利的。

与其说这是对中国制造的考验,倒不如说是对美国对华战略的考验。

无论苹果向印度的转移是一个被迫的“政治决策”,还是一个前瞻性的“经济决策”,无疑都与华盛顿对华的“脱钩”战略分不开。

其结果很可能会推进中国智能手机制造业在走向高端和走向世界的两个轨道上加速前行。

苹果的转移生产并非因为它是苹果就必然会成功,它有失败的可能。

2013年,笔者刚到巴西工作时听说,富士康拟在圣保罗州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顶级规模的制造中心”,生产和装配苹果产品,并创造10万个工作机会。

三年后,在笔者离开巴西之际,这家工厂已濒临倒闭。

又过了两年,我在《纽约时报》上读到的报道称,“富士康打算建工厂的那个区域完全被遗弃了”。

不过,最近我又听说在巴西组装的iPhone手机上市了。问了朋友,才知道是6.1英寸的iPhone 13。

10年了!

从建立“世界级工厂”的雄心壮志到组装出少量6.1英寸的iPhone,这恐怕不能算作是成功吧。

iPhone在中国的成功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它包括了社会环境、劳工条件、整个制造业的水平,以及最关键的劳动力素质和精神。

苹果转移到巴西是一种尝试,转移到印度也是一种尝试。苹果财大气粗,可以不断地尝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放眼全球,它不可能找到像中国这样的生产基地。苹果将会在这种转移的尝试中逐渐消耗其发展的能量。

苹果转移到印度的过程也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这要取决于印度会怎样调整劳工政策,能不能在短期内提升劳动力水平,同时还要有跟得上的基本配套供应和服务。

印度制造业的那些问题,不会遇到苹果就迎刃而解了。

从这个角度看,苹果也是在给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其他外资蹚路。
中企尤其是手机企业,这些年在印度发展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

这不只是中企面临的问题,撤出印度市场的外资比比皆是。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七八年里,超过2000家跨国公司暂停了在印度的业务。

如果苹果能在印度生存发展,那一定意味着印度在政策和法规上有了改进,这对未来更多外企进入印度是有好处的。

中国智能手机及其配套企业的跟进,会不断扩大中印制造业的联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纽带,最终也会促进中印关系的改善。

此外,苹果转移到印度组装,但其产品中的元器件,绝大多数还得在印度之外生产,其中包括了中国制造。

中国供应商在iPhone价值中占比已超过25%。印度不可能在短期内取代。更何况,中国厂商在生产链和技术链中仍处于快速上升态势。

目前中国制造向东南亚、非洲的延伸,显示出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会更依赖于中国,尤其是在原料、电器和机械设备等方面。近一年来,印度纺织品出口激增,而另一面是它从中国进口的纺织机械设备也在快速增长。

印度生产的iPhone和iPad卖给谁?

就目前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看,中国的小米和韩国的三星占主导。这两部手机在技术上可以满足印度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相对于苹果还有价格优势。

在印度组装苹果产品,还有一个产量的问题。少量的可以卖给当地高端消费者,但更多的恐怕还是要供应其他国家市场的,否则转移这个厂就不值了。

坦白地说,印度在短期内不具备大量生产苹果产品的能力,甚至大规模组装也有难度,这需要印度制造业和物流等相关领域的全面升级。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市场。

中国是iPhone的主要市场之一。2021年苹果在华销售5787万台;销售额达3785亿元人民币。大中华区已成为苹果在全球最主要的获利市场。

中国消费者会信任印度组装的iPhone吗?

在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高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肯定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做忠诚不二的“果粉”,而印度组装的出现会加重这种不信任。

中国的手机制造能力在世界领先,随着配套厂商技术力量的提升,中国消费者并非必须选择iPhone。

市场一旦出现逆转,苹果的产业链和市场必受冲击,印度的苹果制造也必会受到牵连。

无论是美国或苹果的决策者,还是印度的生产者,以及整个世界的苹果生产和供应链,都必须承担华盛顿对华遏制政策的反噬效应。

不久前在华盛顿上演的一幕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当苹果将中国的长江存储纳入iPhone 14的NAND闪存供应商名单,美国的政客们跳起来了。

他们将苹果的这一做法形容为一种“(对国家的)背叛”。

好吧,那就让苹果将中国制造的元件换掉吧。

但是,换一两件“中国制造”容易,随着中国供应商的技术不断提升,苹果不断地换下去,它还会是苹果吗?

华盛顿执意要将世界分裂为“两个苹果”的市场,那么苹果这个全美赚钱最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恐怕也就到头了。

接下来我们要看的是,中国的品牌手机将怎样扩大全球产业链和市场。

// 人大重阳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