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齐姐育儿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有人说生娃就像开盲盒,生出一个学霸的概率就相当于从卡池中抽出ssr的概率,简直低到不行。但父母会轻易认输吗?显然并不是,所以在孩子还在子宫里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了。天生的不行,后天培养也一定要成才。不过即便是相同的教育资源,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出现很大的差距,学霸学渣的差距更是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这里,很多人会把差距的原因归结于智商,要么就是不努力。但也有很多智商相同,努力程度也一样的孩子,学习成绩就是天差地别。但斯坦福教授罗尔·德伟克却认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她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所谓成长型思维,就是乐于挑战,并积极地去提升自己。在这一类人看来,世界上的困难和应对,都是对自己的考验,而所有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努力。完成那些挑战,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但固定型思维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智商都是一成不变的,世界则是为了考察我们的智商而组成的。所以,当智商和能力不如其他人时,自己就会被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种思想,相当于直白地剖析了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也就是动机和态度。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容易固步自封,窝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意做其他的尝试。但成长型思维的孩子,经常会打破原有桎梏,敢于努力和创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以,后者更容易成为学霸,并越来越强。而前者即便成了学霸也只是暂时的,一碰到问题就很容易崩溃失败。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1、挫折和困难不可少

不要以孩子年纪小,就去为他荡平一切困难和挫折。德韦克教授说一些很小的干预,能够帮助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那是因为孩子不仅能从挫折、困难中总结经验,还能过得成就感,让他享受征服困难的快感。

2、正确的赞扬和肯定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赞扬,实际上都是在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比如肯定他的智商和能力,却不肯定他的努力。这就相当于给予他一个暗示:你很聪明,你能力很强,所以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跟努力不努力没什么关系。这会让他们以为“恃才傲物”,认为自己很聪明,什么都能迎刃而解,就会躲在自己的舒适圈不愿意出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应当夸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而不是天赋、智力。比如当他做出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时,家长不应该用“你真聪明!你太棒了!”来夸奖他。而应该这么夸奖:

“你碰到难题继续钻研的精神太棒了!”

“碰到困难不退缩,宝宝真厉害!”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智力上并没有太大差距。他们差的东西,仅仅是思维而已。所以父母不一定要纠结于他们的智商,转而去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