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记载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经典,自古以来,都是学者必读之经典。

一、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富贵了却不骄傲,这比较容易做到,但贫穷却没有怨言,就比较难了。既然知道了难易,那在贫困的时候,就要勉为其难;至于富贵的时候,那就更不要骄傲了。

二、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怍”,惭愧的意思。一个人不说虚妄之言,才不至于惭愧,但要想做到诚恳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所有说过的话都不会感到惭愧,那就不容易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君子知道做人的根本,凡事都会从根本上做起;小人相反,不知根本,凡事都是舍本逐末。

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古代的学者,都是把所求的学问拿来自己践行,是为成就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学。现在人的读书人,只是将所求的学问拿来向人炫耀,让人知道他非常高明,从而获得种种利益,但他自己却不肯践行。

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为人处世,要安守本分,不在别人的位置,就不要谋划别人的事情,免得干涉到他人的职责。

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说大话,张口就来。如果话说了五分,而只做到了三分或者四分,言过其实,君子就会以此为耻。

七、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一个君子,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愁,只怕自己没有能力。现在很多人都说“理解万岁”,总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要好好反省了。

八、不逆诈,不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逆”是预料;“亿”是揣测。“抑亦”,有“反之”的意思。我们不可以预料他人会来欺诈,也不可以揣测他人不能守信。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以预料揣测而事先发现别人的欺诈和不诚信,那我们还能算是贤者吗?因为我们怀疑人家在先,如果人家不是这样,很容易被冤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骥”就是千里马。“德”就是和驯而善良。千里马之所以称为“骥”,并不是称赞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而是称赞它所具有的优越品德。所以孔子教育学生,不仅注重才能,更注重品德。如果没有品德,那他的才能越高,破坏力就越强,对国家社会危害就越大。

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第十四》

点评:孔子晚年丧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早死,但他知道自己的天命,所以不怨天;孔子在陈绝粮以及遭遇恶人的时候,只会反省自己,绝不怨恨别人。无论遭遇如何,孔子都会坚持求学,从而上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这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只有上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