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未来几年的首要目标是先活下来。”任正非的一番表态,不仅把寒气传递给了每一位华为员工,更是引燃了社会大众对未来发展的悲观情绪。华为不是没有足够的芯片设计能力,只是因缺乏生产设备和制备相关材料的核心技术才被欧美“卡脖子”。而真正给华为带来掣肘的,又恰恰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相关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技术封锁

前段时间,美国国内又通过一项所谓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进一步吸引芯片厂商回流美国。再加上早些时候美国对我国华为公司在5G领域的严格限制,直接导致华为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出现断崖式下降。虽说没到无芯可用的境地,但华为目前的处境可谓艰难。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华为整体实现营收3016亿元,同比下降5.9%,净利润率也同比下滑4.8%。

面对前所未有的封锁压力,华为总裁任正非坦言:“华为将把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边缘业务将全线收缩或砍掉,以保证公司能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海外市场的溃败,让华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坚持走自研路线,才能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全球芯片专家榜单中前六名都是中国人,他们本科就读的学校更是有5人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过这6人中没有一人选择留在中国大陆工作。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培养的芯片人才,却成为了别人那里的技术专家,他们设计生产的设备,我们又要花大价钱去买回来,而且现在还面临“人家根本不卖给你”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人才流失

说到人才流失现象,可能并不局限于芯片行业,每年清北毕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子选择出国工作。前期有一项调查,大约有20%的清北毕业生更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前往欧美国家工作。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责怪这些毕业生们不爱国,甚至说他们背信弃义,枉费国家多年的培养,直呼为别人做了嫁衣,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知道,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从薪资待遇、发展平台以及国际影响力来说,与发达国家还存有差距。这些专家在国内能够拿到的待遇可能不如外卖员,人家寒窗苦读多年,难道就为了难为自己吗?再者,国内的学术环境相对国外还是要差不少,国内唯论文化,论资排辈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愿在这种环境中继续埋没自己。

其实在上世纪国内科技领域起步之时,有很多海外学子学成归国,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不嫌弃艰苦的环境,不抱怨繁重的工作任务,一心只为建设好自己的祖国,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怀,正是现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缺乏的重要部分。

三、转变思路

现在国家和企业都已经注意到国内芯片领域人才流失的情况,并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方面,芯片企业对相关人才进行了大幅度的涨薪,让其获得应有的体面生活。另一方面,企业与高校建立起合作规培模式,筑牢人才基础,比如华为就与合作院校共同推出“天才少年”计划,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华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人才储备之外,此次华为遭遇“卡脖子”困境,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核心科技都是等不来、买不来的。营收收入受挫,并没有让华为降低其研发投入的比例。在5G专利技术的持有量上,华为依旧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事实也证明掌握更多的专利技术可以在紧急时刻成为帮助公司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

面对核心业务上的限制,华为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第一时间将荣耀系列从体系内剥离。华为更是一改往日终端提供商的角色,转而变成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云服务或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方案。不过欧美国家可能束缚不了华为太久,相信不久的将来,华为一定会带着自主生产的芯片重新回归5G手机市场。

四、总结

我国芯片行业遭受限制是因为国人自己而不单单是美方,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并不缺少芯片相关的技术人才,他们可能只是被埋没在对未来的焦虑或是国内学术环境的排挤之中,真正卡住我们脖子的正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发展环境。当然,国内对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对研究仪器制造的忽视,也在成为我国芯片行业发展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