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有一个词叫“心手两忘”,指的是笔者在创作时忘却自我,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极其自然的,这种状态却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

书法是笔墨的艺术,真正的高手要实现这种极其自然的创作,会视笔墨为“玩物”,将这种状态常态化。比如在唐楷大家柳公权,书法用笔变化多端,写字其实就是在玩自己的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末清初也有一位这样的书法家,身为明朝将领,在清军来犯时为了保护城中百姓,做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被骂“汉奸”,此人便是书法史上的“神笔”王铎。

启功先生对王铎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评价,“觉斯(王铎,字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夸赞王铎笔力强健。

王铎的书法远远不止笔力强健这一个优点,比如会玩墨。他曾经写过一卷行草书《李贺诗帖》,便是他玩墨最经典的代表作,有人戏谑他这件作品是“水货”。

这件作品上承“二王”,结字的挪错交移,用笔的倚侧变化非常丰富,但是最突出的还是他的用墨。

王铎用笔蘸墨非常饱满,并且笔未下墨已经滴落纸上,那些纸上看似是点画而又不成点画的墨团,都是毛笔在未曾落笔的情况下自然滴落而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作品全篇用墨都非常丰满,但是墨韵变化非常丰富,笔墨浓淡、枯湿变化被处理得极其夸张而又自然,这就是王铎用笔的神奇之处。

当代国画大师黄宾虹曾经说:“王铎之书,石涛之画,动落笔似墨沉,甚至笔未下而墨已滴纸上,此谓兴会淋漓,才与工匠描摹不同,有天趣,竟是在此。而不知者视为墨未调和,以为不工。非不能工,不屑工也。”

王铎并非不能将字写得工整,而是不屑于工。《李贺诗帖》并没有抛却传统的法度,他追求的就是涨墨带来的天机和自然。

《李贺诗帖》作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此时王铎已经在“汉奸”的骂名中苟延残喘,他心中的悲愤和苦闷都是通过这样“诗不能尽,溢而为书”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这件作品整体并没有被极其夸张不成形的、大面积的点画所拖累,显得滞涩,反而笔墨沉着,墨色飞动,这要归功于王铎雄健沉实的用笔,一般人要创作这样的作品,也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魄力。

不论是从继承传统还是创新的角度,这件《李贺诗帖》都是上品,它的确是我们理解书法乐趣难得的范本。

现在这件作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将其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希望对您的书法学习有所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