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复旦大学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正式获批

创历史最好成绩!

复旦大学本年度还获批

各类科学基金项目共874

创年度同期获批项目数和经费数历史新高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

是哪三个项目?分别聚焦什么研究?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命科学部“低压低氧环境下人类复杂性状的表型组分析与系统解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由金力院士领衔,复旦大学联合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共同承担。项目瞄准遗传学研究的国际科学前沿,从“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需求出发,以代表性的复杂性状“高原习服/高原适应”为模型,依托全球首个多维度跨尺度人类表型组精密测量平台,针对高原和平原人群开展多维度、跨尺度、跨时空的表型组分析,鉴定高原习服/高原适应的关键基因及调控网络,阐明低压低氧影响生存和生育表型的机制,为解析人类复杂性状体系提供新的研究范式,支撑我国引领“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地球科学部“海-陆-气系统与北半球中高纬极端天气气候”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由张人禾院士领衔,复旦大学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和健康,是目前科学界、各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该项目既瞄准国际基础科学前沿问题,也针对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拟从海、陆、气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规律、机理、发展趋势及其可预报性,具有明显的交叉融合属性。该中心项目的实施有望在科学上对极端天气气候的认识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交叉科学部“泛血管介入复杂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由葛均波院士领衔,复旦大学为依托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具体承担。项目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学科、高水平科研团队交叉融合,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生物-材料-力学相互应答”理论为指引,以研发更先进的“生物友好型”介入材料、介入技术及策略为目标,推动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和医疗器械相关学科群及产业群融合发展,有望大力提升我国在泛血管介入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带动我国泛血管介入医学及产业跨越式发展。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016年试点实施,是目前科学基金中定位最高的人才团队类项目,目前每年新增资助项目计划约17项。该类项复旦目前共获批5项科学中心项目。这五个中心分布于基金委数理、化学、生命、地球、交叉等五个学部,聚集学校众多优势学科的科研力量,为复旦大踏步推进学科、科研、人才培养融合创新,为“第一个复旦”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复旦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第一个复旦”的重要指示精神,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突出目标导向,优化整体布局,系统推进高质量基础研究,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级;主动适应科研范式变革,在发挥学校原创探索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面向前沿交叉学科方向、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组建一大批高水平科学团队和一批跨学科实体科研平台,从多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创新独特的优势和重要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审核、编辑: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复旦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