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卖6元还是卖7毛?秋粮收获时节,电商平台的玉米价格再次引发热议。这反映出社会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利益的日益关注,这是件好事。但令人惋惜的是,这场由“助农”引发的讨论,却最终演变成一出“伤农”闹剧。不仅伤了农民,伤了东北粘玉米的品牌,其实也伤到了消费者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它不了解 但是现在非常讨厌打着助农的旗号 商业就是商业 高价的东西我理解不了怎么助农 我理解的是 一个地方穷困种植东西 帮忙找到销路或者一个地方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办法正常交易 帮忙推销帮助算 面对面点对点的帮助 你从中间商哪里买来了 只能算商业不能算助农吧

说的几毛一穗玉米一点没错,不要随便说助农,助农是不是让农民的利益最大化?让农民受益才叫助农,你们助的是中间商,助的是二道贩子,我们这个地方种的甜玉米都是合作订单种植,到秋天当天送冷库进行存储收藏保鲜处理,超过4小时就不行了,玉米进去工厂就和农民没有关系了,人家厂子卖多少就是人家的事了,你们所谓的助农真正的助了这些工厂,根本和农民没有关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进货价不变,只是大量采购分销,那不能算助农,最多算个不错的生意。所谓的谷贱伤农,不过是种营销方式。收购几块一斤,售价几块一根,钱被电商赚走了,农民还是那么穷。

换个包装,翻着倍的卖,还冠以扶贫助农的概念,利用公众的善良,更会伤了农民的心。做生意,挣钱不丢人,但不能靠坑蒙拐骗,更不能混淆概念,错误引导消费者。

种地的农民一穷二白,带货的主播盆满钵满,粮食的议价权不高,因为运输储存销售,都是问题。市场卖的再贵,收购价也未必能涨多少,不卖就只能烂地里。

最后主播名利双收,农民没多挣几千,说不定还转移了矛盾。这样的助农,还是算了吧,不如鼓励村镇自销,让当地帮助推广,平台给些流量。

要论扶贫,还得看在一线的工作者,他们才是真正的先锋队。靠主播只能走量,滞销产品处理,但你看那些帮帮我的店铺,都是同一张照片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