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规定》明确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是始终保持我党生机活力的战略考量,是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成果,对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全面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具有重要意义。

以“能上能下”之高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作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吏的重大举措,采取问责追究等方式,推动从严治党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在干部的认识中仍存在“上荣下辱”的传统思想,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败坏了风气,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能上能下”的干部选拔规定是改革干部任职制度的重要一环,带动干部队伍的活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能促进工作效用最大化,推动事业发展。目前,国企三年改革进入最后一年的下半年了,许多国企面临艰巨的人事改革任务,推动实现国企干部能上能下,国企员工能出能进,才能真正提高用人效率,做到“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最大限度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骨干队伍。

以“能上能下”之高标准,落实新时代好干部的选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把标准降低到不违纪违法就行的水平上。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应当摒弃“无过便是功,平庸就没错”的思想,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安慰性提拔,要重才能、看业绩,择优选才,真正形成一种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机制。当今全球疫情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克服各项风险和挑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选人用人则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风向标,“能上能下”规定的颁布,恰逢其时,《规定》旗帜鲜明地为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为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敲响警钟,推动形成真抓实干、担当尽责、创先争优的选人用人浓厚氛围,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从而实现政治生态的重构,推动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能者上则群贤毕至;庸者下、劣者汰才能让群众信服,只有把认真尽责、担当实干的好干部选准用好,把那些存在问题的干部调整下去,才能不断激活干部选任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引导领导干部跳出舒适圈,自觉摒弃懒政怠政之风,推动形成激励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持续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激活我国干部资源的源头活水,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大步向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