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涨幅最大的股票是谁?一般股民真猜不到,这只股票的名字叫做“同兴环保”,上周连续5个涨停板,是A股涨幅最大的股票,本周又收获1个涨停板,七天之内实现了六个涨停板,股价暴涨80%,可谓是当下涨幅最大的股票。

这只股票原本是寂寂无名,从上周开始股价突然大涨,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就在股价暴涨的时候,公司的两大股东却能“精准”减持,套现数千万,减持的时机把握如此之精准,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其他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一纸产学研协议,跨界储能领域,引发股价暴涨80%

在这波上涨之前,同兴环保的股价是下跌的趋势的,股价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9.94元,在这轮上涨之前,股价已经跌至16.21元,跌幅高达60%,9月19日股价突然涨停,这是怎么了?公司的业绩其实并不亮眼,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4%,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20%。

业绩在下滑,股价却突然暴涨,事出反常必有妖,情况也确实如此,在9月17日,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司和中国科大签订了产学研协议,决定共同建立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进行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相关的技术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锂电池领域是当下最热门的领域,有“锂”走遍天下已经成为A股的定律,而储能又是锂电池领域中比较受资金欢迎的细分领域,中国科大又是中国知名高校,是安徽最重要的高校,同兴环保原本就是合肥的上市公司。

这样的产学研合作协议就给了市场想象空间,发布公告的时间是周末,到了下周一开盘,股价立马涨停,这纸协议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至今已经6个涨停板,股价涨幅超过80%。

但是这个合作其实是跨界,同兴环保公司主要的产品及服务有烟气治理工程服务、低温SCR脱硝催化剂、脱硝设备、除尘设备。是为钢铁、焦化、建材等非电行业工业企业提供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和锂电池领域毫不相干,更别说储能领域了。但是市场的反应就未必这么理性了。

2、股东精准减持数千万

在同兴环保股价大涨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件股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那就是股东减持,对于一只股价突然大涨的股票,股东如果进行减持,这难免不会让散户多想。

9月23日和9月26日,持股5%以上的股东安徽高新金通安益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累计减持公司股份比例达到1.4786%,具体减持的股份数量为195.8万股。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减持金额应该在5000万左右。

安徽高新金通安益股权投资基金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在这轮减持之间持股比例超过10%,该基金是同兴环保在2015年准备上市计划的时候引进的战略投资者,背后有将近50%的资金是安徽省政府和合肥市政府出资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同兴环保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大力扶持和支持的企业。当时该基金以4.4元/股的价格受让了521万股,共计投资约2300万元,持股比例为10.6%,当时公司的总股本是5000万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11月,安徽高新金通基金再次出资1747万元,以4.4元/股的价格认购397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6.89%,持股数量上升至928万股。

2016年,公司又迎来另一位投资者宁波庐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4475万元,以9.55元/股的价格认购了500万股,成为第六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33%,这个股东在今年的9月23日87.4万股,减持价格为25.83元/股,减持金额为2257万元。

3、两大股东减持是巧合还是有其他原因?

这次减持的两个股东分别是“宁波庐熙”和“安徽高新金通”,两个投资股东入股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在上市之前分别拥有500万股和928万股,耗资分别为4475万和4000万,上市之后由于公积金转增股本,持股数量分别增加到和750万股和1394万股,持股成本也降低至6元/股和2.9元/股。

当前公司的股价为29.7元/股,对这两个投资股东来说,账面浮盈十分可观,“宁波庐熙”账面浮盈约400%,“安徽高新金通”账面浮盈约900%。而这次两大股东减持的价格在25元-27元之间,收益十分可观,安徽高新金通已经完全收回了成本,依然还持有1156万股,市值高达3.4亿,“宁波庐熙”的投资也收回了一半,剩余的持股市值也高达近2亿元。

这才是真正的“股神”,两大股东的减持点实在是太“精准”了,虽然在此前几个月就公布了要减持的计划,但是基本没有减持,直到最近股价大涨才减持,而股价上涨的原因又是因为发布了一则跨界产学研合作协议的公告,这难免不让人怀疑是否是在配合股东减持。

有这种怀疑的不仅仅是股民,交易所也下发了关注函,其中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要求说明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

毕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愿意冒险,这次股价大涨超过80%,如果没有这波上涨,这些股东减持的价格也许要降低一半,这是巨大的财富损失,但是搭上了股价上涨的浪潮,减持价格大幅上涨,这是实打实的利益。

具体情形如何我们只能做出合理怀疑的推导,无法下定论,反过来讲,如果真的有配合股东减持的情形,实施内幕交易,那么一旦查实代价也挺大的,公司会冒这个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