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海源在《脱口秀大会5》的淘汰感言上,说以后都不会再参加脱口秀比赛了,但他没有放弃脱口秀。

的确,线下说脱口秀和线上参加比赛是两回事,脱口秀说得好的,不代表比赛就一定能赢。

就拿去白宫说过脱口秀的黄西来说,让他站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和新人比赛,他也不一定能拿冠军。

这里的因素有很多,有观众缘、有知名度、有文本好坏、有表现力等等。

同样的稿子,你让梁海源和徐志胜同时站在台上,徐志胜不用开口就赢了。

没有为什么,他看起来就好笑,这就成功了一半,而梁海源看起来不好笑,甚至有点平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平庸绝对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温柔感。梁海源给人的感觉就像温水煮青蛙,温吞吞的。

他没有庞博的颜值,没有何广智的人气,没有程璐的领导职位,没有杨笠犀利的个性,也不像杨蒙恩有CP可以炒,他缺乏鲜明的特点。

就像班级里成绩水平中等的乖孩子,坐在角落不说话,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

梁海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给自己的线下专场取名“坐在角落的人”。

梁海源参加过5季脱口秀比赛,而人们记住的,仅仅是他和程璐思文一起去度蜜月。

他其实讲过很多优秀的段子,有孤独和婚姻,有老无所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他有闪光点,他不应该坐在角落。

线下讲脱口秀可以畅所欲言,不用讨好每个人,尽管大胆地去表达。线上不一样,段子要审核,不能播的后期会被剪掉。

他不仅要讨好观众还要讨好领笑员,因为他们掌握着生杀大权。段子再好,人如果不讨喜,观众不投票也没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我想起了张学友的一次采访,主持人问他会不会参加《我是歌手》的比赛,他斩钉截铁地说不参加。

他说他很佩服那些参加《我是歌手》的歌手,唱完还要让那些评委评判,老实说,那些评委都不知道懂不懂?

道理是一样的,当脱口秀变成比赛,就失去了它一半意义。观众不会去研究文本,不会去领悟段子的含义,他们只关注当下有没有让他笑。

笑了就是好段子,没笑就等着淘汰,这多少有些不公平。不仅脱口秀的舞台是这样,其他领域也差不多。

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上,杨天真非常犀利的点评梁海源:“和做脱口秀演员比起来,你更擅长做脱口秀编剧。我不知道鼓励你去做脱口秀演员,对你的人生是好还是不好。”

这句点评影响了梁海源整整两年,他意识到自己不够优秀,但被人说他不适合当演员还是很纠结的。

做编剧是在纸上表达,这和站在舞台上说话是两回事。一个做了很多年的脱口秀演员,你突然告诉他舞台不适合他,他怎么会不怀疑人生?

梁海源每次比赛都走不远,就算初选过了,后面PK也一定会被淘汰,年年如此,人是会累的。

而且一旦晋级了,每个星期都要有新段子,都说细工出慢活,赶出来的段子能好到哪里去?

节奏快的比赛对喜剧演员来说真的很难,特别是在不具备极强的个人标签和表演风格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海源算是中国最早一批说脱口秀的演员了,他几乎参加了笑果文化所有综艺的编剧工作,他的经验毋庸置疑。

然而《脱口秀大会》看似比赛,其实更像是综艺,从满满的综艺效果和热搜话题度就知道,李诞带着点私心。

有热度的人公司会使劲捧,比如王勉、杨笠、何广智、徐志胜,还有早期的思文。

没有特点也不懂得炒作,给你买个热搜都没有讨论的热度,这样的人公司自然会择优。

脱口秀比赛一年就一次,你能露面的机会也就一次。你私下说脱口秀几年,而观众对你的印象就是舞台上的几分钟。

5分钟结束,人家说你不适合舞台,也许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真的发自肺腑的建议。

思文离开舞台两年,唯一去看的线下专场就是梁海源的,她说梁海源讲得真的很好。

可惜舞台上他被思文和程璐的离婚梗淘汰了,思文说了对不起,程璐也说“炒CP害死人”。

没办法,观众就是喜欢炒CP,梁海源又能拿观众怎么办呢?既然不适合比赛,那就退出比赛也未尝不可。

回归到线下舞台,做个畅所欲言的脱口秀演员,开专场做巡演,回到公司继续做个资深的编剧,不也挺好的吗?

在哪里说脱口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认清自己,有规划有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去努力。

梁海源退出《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不可惜,他值得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