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应急说

近日,青岛发生两起儿童失联事件,所幸,两名男孩均在9月26日平安回家。儿童出走事件频发,家长需提高警惕。

2022年9月25日15时30分左右,在李沧区河南庄小区,一名9岁的男孩从家中跑出走失,家人四处寻找无果。9月26日中午,孩子已经找到了,“应该是自己回来的”。家长对于热心人的帮助表示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同样在25日,青岛即墨一13岁男孩,因假期作业没有完成与家人发生了争吵,从家中跑出走失,9月26日13时许,警方根据青岛市公安局天眼系统,在城阳区发现了其行踪,16时许,孩子被找回。

儿童出走事件频发

根据调查,每年差不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离家出走,而离家出走的孩子里,有36%是12岁以下的孩子。甚至有的孩子只有四五岁。

案例一

2020年4月21日,福州市一10岁男孩因当天上午作业没写完被母亲打了,感觉很委屈,后趁家人不备,赌气离家出走。警察发现后,经百般劝解,才通过孩子联系到家长。

消息来源:幼儿画报

案例二

2019年1月5日16时许,新田派出所接群众报警,寻到一个四岁半的离家出走男孩,经民警安抚才得知是因其在幼儿园淘气、怕爸妈责罚而出走。

消息来源:一点资讯

案例三

2014年9月6日下午,成都一位奶奶带着4岁多的孙女来到人民公园玩耍。因奶奶拒绝给孙女买她看上的一件可以飞的玩具,小女孩生气以离家出走抗议。后通过警察找到。

消息来源:新浪育儿

另一项调查显示,有25.6%的孩子有离家出走的经历,另有近27%的孩子出现过离家出走的念头。两者相加,这个比例达到了50%以上!

又根据公安部“团圆”系统的统计,失踪儿童有近半数都是因为离家出走。而在一些地方,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比如根据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数据,近几年在打拐工作中接到的儿童失踪报案,超过90%的比例都是因为孩子离家出走。

首先,我们要先认识到孩子们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呢?

1. 学习压力

随着离家出走现象的低龄化,更多14岁左右的青少年逐渐成为更加容易出走的人群。对于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们来说,每天定量的课业负担与考试排名成为学校里不可避免的压力,而学生之间成绩的攀比也会使得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产生逃离的想法,最终导致离家出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性格内向

在离家出走的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普遍现象,例如性格大多数孤僻内向、容易冲动等等。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却不善把内心所想表达出来,心中的烦心事得不到排解,往往容易受到更多的心灵创伤。尽管他们平时看起来和开朗的孩子相比没什么两样,但是当他们受到批评与指责时的承受能力却并不高,逆反心理会更重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人际关系

由于内向的性格,这些孩子通常不善于表达自己,在与人交往时往往处于劣势。在这些孩子当中,多数人有着与家人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融洽或者与同学无法融入的特性,并且男生人数往往多于女生。而他们一旦在受到挫折时往往不能及时与他人良好的沟通,一意孤行不听劝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久久不能自拔,情绪不易得到有效缓解,更容易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来自父母的压力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更多父母开始从小注重孩子的全方面发展。然而,不论兴趣与爱好便报名的各种补习班、无止境的攀比与训斥会带给孩子莫大的压迫感,这种一味地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孩子的方式减少了父母与孩子正面有效的沟通,忽略了孩子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反而增加了两代人的隔阂与矛盾,使得孩子萌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离家出走怎么防?

大部分孩子离家出走前,都会觉得有“迈不过去的坎”。例如,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母批评、没看成某明星演唱会、没完成暑假作业甚至是上课迟到,可能在很多人眼中不叫事儿,但在孩子眼中,这可能真是一件大事儿。

警方提点:家长在日常沟通中,不可以强硬、过激的方式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令孩子萌生出走的念头,要与孩子定时建立平等的沟通方式,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

别让离家出走的孩子受到二次伤害

应对出走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但是一旦孩子出走已成事实,父母就应该用博大的胸怀接纳出走的孩子,别让他们受到二次伤害。

而对于出走归来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呢?有些家长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更加严厉地管束,甚至打骂一顿;另一个是不敢管,怕再次激起冲突。这两种方式都是不恰当的,一味过于严厉地批评可能会适得其反,在孩子回归的那一刻,家长应该控制好情绪,用平和的心态欢迎孩子归来;另一方面,不敢管的结果是纵容,在孩子情绪平稳后,父母必须和孩子好好谈谈,告诉他出走或其他过激行为的危险性,让孩子树立一种规则意识,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不会再次出走。

寻人启事注明酬金可能会起反效果

一个孩子的走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孩子的重要性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就现阶段国内的情况来说,真正的好心人帮忙寻人也并不在乎酬金,寻人启事中注明了酬金往往反倒会起反作用。有人为了获取酬金,故意捏造线索,这些信息往往会干扰寻人的进展,专家建议家长在启事中用模糊的字眼来表述。

热心者要学会识别虚假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急通知!紧急求助!太可怕了!”如今微信朋友圈经常出现这种耸人听闻的求救呼声,很多都与儿童失踪有关,市民要小心自己的爱心被拿来消费。

有网友直言“在无法辨别真假的情况下,只要跟走失孩子有关,我宁可信其有,都会转发一遍”。对此,志愿者称对寻人信息还是应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寻人启事的联系人基本上落款都是父母和直系亲属,如果留的是非直系亲属联系方式的话,就值得深思了。

温馨提示:万一发现孩子失踪或走失时,家长应立刻拨打110报警并去当地派出所立案,不需要等24小时。如果只是自己一味盲目的寻找,到最后才想到求助警察,很可能就错失了寻找孩子的最佳时机!

来源: 半岛全媒体、新华网山东频道、幼儿画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