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把法律武装成知识的壁垒,极高的专业门槛使得人们只在遇到纠纷时才想到它。在多数读者的印象里,法律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令人望而生畏。

三联书店新近出版、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桑本谦撰写的《法律简史:人类制度文明的深层逻辑》生动讲述了从返还法则到复杂的法律制度的演化史。该书打破部门法的界限,以联结思维取代割据思维,把不同门类的法律知识重新组合,进而实现法学内部及法学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让读者重新理解市场、政治、生态、人性等常识性问题。

9月24日,三联学术论坛第六期“法律人真的理解法律吗?人类制度文明与法律的未来”在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举行。苏力、郑戈、张永健、桑本谦、戴昕、劳佳琦等学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论坛。论坛由学者刘晗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坛现场

桑本谦:法律具有令人吃惊的简单

“我遇到的最深奥的法律问题,是法律为什么如此简单——那种令人吃惊的简单。法律是以其简单性而非复杂性向整个宇宙来展现它的神奇和幽默的。”在《法律简史》一书的扉页上,桑本谦这样写道。

因为疫情原因,桑本谦未能来到论坛现场,他以线上的形式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说到写作《法律简史:人类制度文明的深层逻辑》一书的缘起,他坦言,最初的打算只是兑现一个承诺。“身为法学院的老师,要讲的东西太多,但时间有限,不能在规定的课时把想讲的东西全部讲完。末了,只好哄骗学生说:‘将来我会写本书……’这不过是结束课程的套话,也没人信以为真,但套话说的次数多了,就变成了承诺。我是一不小心掉进了自己的套路。”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桑本谦

虽然兑现承诺并不难,但桑本谦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到一种野心:希望吸引更多的读者,也希望讨论更多的问题……不仅把道理讲清楚,更要把道理讲得让人容易懂,让人喜欢听。

《法律简史》并非常规意义上的法律史。桑本谦谈道:“倘若追根溯源,那么人类制度文明的古老起点应该是个非常简单的法则。而我能找到的简单法则,就是演化博弈论中的著名策略——‘以牙还牙’(Tit for Tat, TFT),我给它取了个更好听的名称叫作‘返还法则’,它也许就是民法和刑法的共同源头。……而所谓‘法律简史’,讲述的就是从返还法则到复杂法律制度的演化史。”

因此,虽然这本书有的只是因果关系,但这些因果关系,可以为真实的历史提供解释。只要承认原因先于结果,需要先于满足,简单先于复杂,那么,诸如此类的命题——契约先于规则,产权制度先于交易制度,松散型婚姻先于紧密型婚姻……就是可以论证的。这些命题没有确切的时间刻度,但在桑本谦眼里这就是历史,哪怕只是逻辑的历史而非真实的历史,把这套逻辑的历史搬到地球之外的另一个平行时空也照样适用。

“我确实很希望,把法律曾经带给我的那种惊奇感和幽默感,传递给每一个读者,甚至是外星人 ——如果它们确实存在,并且有兴趣了解人类制度文明的秘密的话。”桑本谦表示。

引导读者进入原理层面的理解

论坛上,各位学者围绕《法律简史》及相关话题各抒己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力

苏力认为,《法律简史》一书最大的好处是把原来零零散散的知识整合了,或者用一个法律的理论整合了,或者用一些法律之外的理论整合了,比如用演化经济学、生物学的原理来理论人的行为、人的组织、人类为什么会这么行动。通过这种方式把零零碎碎的法条整合起来,让你看到一些新的可能、新的解说。

戴昕

戴昕谈到,《法律简史》本身写作的质量是非常高的,从书的角度来讲,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不管你是学术的读者还是非学术的读者,阅读的体验都是不错的。他也表示,实际的法律运作,并不需要理解这么深,“最核心的是你在形态学的层面掌握三对足两对翅它是一个昆虫,你要保证在这个层面能判断,基于这个判断就能解决大量问题了。”而《法律简史》是实际上是引导读者尝试进入原理层面的理解,就好比将一个伟大古老的学科“从头开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一块块搭起来。”

郑戈

郑戈在论坛上谈到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法律,《法律简史》存在一个问题,即没有考虑到人的内在需求。“我经常跟学生说人是非常‘作’的,如果不‘作’就不称其为人了,这种‘作’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人的冗余。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如果解决了生存问题,人就有了一定的冗余来‘作’。有一位物理学家,我记忆里是盖尔曼,他曾经说如果原子会思考,那么物理学就没办法做了。本谦这本书里对人的这种特殊的属性、作的属性没有太多的讨论,把人在很大程度上和别的动物等同起来了。”

另一方面,郑戈也表示,《法律简史》中对终极目标和线索事件之间非常微妙的关系的讨论对他有很大启发。比如书中写道,“爱情之手深化交响乐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尽可能将所有的繁殖能量在一段时间内集中作用于一个合作伙伴,这是确保基因安全复制的阶段性最优策略。”郑戈说:“他认为前奏在进化的意义上是有作用的,那些注重线索事件的物种反而比那些直奔主题的物种更好的存续了下来,他写到爱情之所以成为不朽的传奇是因为自然选择绑定了目标和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劳佳琦

针对此次论坛的主题“法律人真的理解法律吗?人类制度文明与法律的未来”,劳佳琦谈到,理解是一个主体性非常强的东西。理解者自身的特点,年龄、阅历、目的、利益都会影响到对于法律的理解,这点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有意为之的。

在承认理解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理解法律?劳佳琦表示,可以像桑老师这样,通过增加自己思想工具箱里的工具来实现。“他的《法律简史》里真的运用了各种各样学科来探讨法律的问题,有生物学的,有脑科学的、社会学的、经济学的,脑洞太大,他的工具很多,他可能就比我们做部门法的人对法律的理解更多元,他会更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

据悉,《法律简史:人类制度文明的深层逻辑》是一本专业、严谨、兼具颠覆性与可读性的法学通识作品。该书在讲法律的同时,对市场、政治、生态、人性等和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识性问题也进行了论述,作者在书中大量引用文学、历史、生物、生态学、经济学、工程学、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以联结思维和跨学科的视角对人类制度文明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厘清常识不但可以帮助读者开阔视野,还可以将真正的问题以一种返璞归真的方式呈现出来。

正如作者桑本谦所言:“如果满脑子知识只是一盘散沙,那和满脑子八卦也没什么区别。知识不见得产生力量,只有组织良好的知识才会产生力量。”

南都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