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互联网的内卷“腾讯秋招第一天,简历库收到超过10万份简历,985、211毕业的有5万份”。这阵势是不是超过了考编?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互联网大厂成为应届生校招和在校生实习的首选对象,从各种社交媒体,处处可以看见各大厂的工牌和令人无法拒绝的各项福利。作为近五年的职场老人,想聊聊和大厂那些爱恨纠葛。

大厂适合谁?

现在的互联网大厂是年轻人的天下,如果不是高管级别,普通员工基本是90后,而实习生已经进入00后阶段。必须要承认,27岁之后我的战斗力已经远远不及这些小朋友。所以进入大厂,你需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压力来自于你的领导和身边的同事,适应能力是因为业务随时在变,随时做好换方向的planB。

当年龄即将步入30岁的时候,对于职场女性更考验的是时间管理能力和耐力。在之前的公司遇到过一个二胎家庭的姐姐,每天公司加班到11点,夜里三点小宝醒了陪玩到五点,七点起床送大宝上学,然后来公司开早会。周而复始这样生活,虽然她30出头,但是看起来非常苍老。也是从这位姐姐身上看到这样的生活状态是我不想要的。

在数次自省和与周边人的谈论中,我发现以下几类人或许更适合“大厂”。

1、有明确目的

目的,是坚持下去最本源的动力:获取资源、人脉、技能、大厂背书……毋庸置疑,大厂在这些方面都有更强劲的优势。

在和同事聊天时,我发现很多人是带着明确目的加入的,比如有同事自己创业,来大厂是为获取资源、人脉以赋能项目;有同事需要大厂背书,作为职业生涯的跳板。

他们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周期,等到基本达到目的时,便会“转身离开”。

2、抗压能力强

大厂总体强度是很大的,无论是在加班还是在业绩压力上。

加班:尽管国家正在调控互联网996,但加班仍是不成文的规矩,有些部门定了一周某几天为固定的加班时间(有一次主管pass了一个候选人,有一个原因是候选人问了加班会不会超过20点)。

业绩:不同岗位的kpi计算指标不同,前端业务部门的kpi和薪资是强相关的,浮动范围也更大。

3、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我所在部门不仅要和外部客户斗智斗勇,也要和其他部门协调斡旋。因业务规划不同部门之间可能踩脚,甚至有利益冲突、抢业绩,这就需要协调好跨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放大自己的“利用价值”,在冲突中寻找平衡点。

大厂不同的事业群和业务部门也千差万别。如果你觉得大厂是自己的白月光,又很幸运地成为了大厂的天选之人拿到offer,此时应该做些什么?

1、弄清业务逻辑

你所在的部门在整个集团的业态规划中处于什么位置?对商家、平台、消费者的价值是什么?自己的角色、身份、姿态是怎样的?

尤其是对于新部门,不确定性更强,风险和机遇都更大,更应该多方面了解做出理性判断,而不基于HR一家之言。

2、做好预期管理

尤其对应届生而言,入职前或多或少存在“大厂滤镜”。其实大厂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深莫测,白月光可能只是床头的饭粒,做好预期管理,放平心态,选择合适自己的最重要。

离开大厂你是谁?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三个月,答案其实很悲凉。在大厂的日子,张口几亿的DAU,几百万的预算,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我们往往只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螺丝钉。大厂就是现代化的流水线作坊,每一个新的产品和活动上线,都是相似的工作流程,我们只需要和各个部门做好合作,把一个个非常小而具体的事情串联起来。这也是我觉得人在大厂最大的弊端,能做的业务太具体了,公司里几乎95%的员工都没有不可替代性。

我的一点看法

我承认大厂很诱人。高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无微不至的员工关怀和相对轻松的同事氛围,真的很适合想要锻炼且本身也有能力的小朋友。但大厂不是一把保护伞,要抛开大厂去认知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互联网大厂还是应届生的好去处吗?

近期讨论度最高的就是大厂裁员了,往届互联网选手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在喊着逃离互联网的口号。

分享一些个人关于互联网行业的浅见,希望能帮大家打破对大厂的执念,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

1、互联网红利期已过,想要像十多年前进入互联网的前辈一样较快速度地依托这个行业实现财富自由,放在当下来说是件难度很大的事情。

2、内卷常态化,“高年薪”依托于“高强度工作量”。

在蛋糕有限的情况下,同行业竞争的公司都在疯狂掠夺市场占有率,很多公司用赛马的机制来应对竞争,导致的结果就是内部员工像卷心菜一般地不断地卷啊卷啊...。

3、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直接表现就是裁员

以上确实是目前行业的现实情况,但我并非唱衰互联网的意思。这几年大环境不好,很多行业都很难,互联网只是其中之一。

很多“过来人”建议大家备考体制内,这确实是一个很稳妥的职业方向,但个人建议不要因此而盲从性考公考编,想清楚当前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稳定性排第一位,那确实可以早早地备考起来了。

虽然整体环境不行,但互联网大厂对某些应届生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职业生涯的起点了。不过在现在的情况下,进入了某大厂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如何利用公司资源和平台最大限度锤炼个人职业技能,让自己在脱离大厂光环后仍有一身本领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对后续还想进互联网的同学来说,建议大家优先选择核心部门,不建议尝试创新业务。(核心部门能够为公司提供创收,而创新业务作为公司在某方向上的试水,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面临整条业务线被砍的局面)

如果在个人职业规划中很看重稳定性,则不建议all in互联网。国企、实体行业都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