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鲜为人知的银川兴庆区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银川兴庆区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银川兴庆区风情!

《大银川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一提起这个西北马家军,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他们给红军留下了惨痛的回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其实马家军开始时候有三支,都出自河州马姓一组,马占鳌一支(其子马安良)为首,辖制马海宴一支(其子马麒)和马千龄一支(其子马福禄、马福祥)。

民国后,马占鳌一支被进驻甘青地区的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消灭,逐渐淡出历史。马海宴一支和马千龄一支分据青海、宁夏,即大家熟知的“青马”和“宁马”,他们先后投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冯玉祥、蒋介石),逐渐养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称霸一方。

其中狙击西路军的主要是“青马”;而和红二十五军打仗的则是“宁马”。这篇文章威叔就来说说其中的“宁马”,无关仇恨。

1

“宁马”的魁首是马鸿逵。放眼军阀混战的民国乱局中会发现,“宁马”的军事素养是最高的。很多人说威叔你别扯了,历史中也就是对红军狠,其它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其实,别看“宁马”地处西北偏远之地,但很重视军队的素质培养。就拿马鸿逵来说吧,“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钱”是他的信条,“抓兵”、“抓权”、“刮钱”是他的手段。

所以他十分在意士兵的单兵各项能力,其中一条就是包括了文化教育:所有部队(军人),于入伍三年以内,每人至少须认识三千字,所以,能写普通书信,士兵中无一目不识丁者。这条记载可能是略微夸张,但是从中也能看出来他很注重教育。

作为一个军阀,搜刮民脂民膏,他为什么会注重创办地方教育?因为这是他遵从了父亲的遗嘱。他爹马福祥去世之前,给他留下遗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狠抓地方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在教育这方面里,马福祥堪称表率!而马鸿逵也吃到教育给他带来的甜头。

这个马福祥也真的是民国时期军阀中的异类,或者说奇葩。他的经历丰富,最为崇拜的人是曾国藩。别看他身居高位,但是他深知在乱世中为官的险恶,虽是回族,但却长袖善舞,善于结交汉族权贵,周旋于各大派系之间,在激烈的乱世漩涡中,左右逢迎。

他终其一生,悟出一句话:唯耕与读最为长久。他想把这句话写出来用来告诫他的儿子马鸿逵和侄子马鸿宾,所以仿效曾国藩家书,写下了《训诫子侄书》:“我家先世以力农经商为业,以故衣食饶裕,子弟厚重,崇本抑末,勤勤恳恳。一守家风,传家之道,唯耕与读最为长久。一勤学问,学问之道,所以求放心明道理,必使习之于身者,见之于事,非徒读书作文,欺世盗名而已也。一修职业,凡人各有职业,大而报国防边,小而持家理纪......

这也是他热衷教育的一个因素!

3

在上篇文章《宁夏清朝那点事4:马福祥推行的新式教育,是怎么样的一套制度?》中,威记说过马福祥在宁夏推行新式学堂制教育,替代老式私塾式教育,并且遍地开花。

在宁夏各个地方根据大小,都有初小学堂、高校学堂、中学堂、师范学校、民族学校等,学校里除了教授新式教育的课程,还有一门枪械课。那是真枪实弹式的教学。所以,上学的学生都会使用枪械和有关军备的各种知识。

很多学校都有马福祥的捐资和筹办的痕迹,并且学校的一应开支,包括教职工的薪资等,都是财政开支或者他们这些有钱人负责,这是“义务教育”啊,在那个时代里真是难能可贵。学生出国留学,还给赞助,比如第一批去埃及留学的学生们,他就赞助了5000元。所以,能读书的这些人是很感激他们的。毕业之后,很多人都进入到他的部队中从军。

换一句话来说,马福祥广办学校,其实最后的受益人还是他自己。从他个人层面来说,这是“福报”。这些读过书的人到部队中,体现的是读过书的好处,领悟力好,服从性高,能做到令行禁止。由他们来带动那些没读过书的兵,事半功倍。

在“宁马”部队里,班长以上,都起码是“初小”学堂毕业的,“识字三千”是最基本的一条考核。士兵们为了往上爬,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怎么行?

4

并且他们马家重教习武,马鸿逵则是十八岁入甘肃陆军学堂学习,系统学过军事知识的。加上有一批具有丰富战斗经验(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原大战、“四马拒孙”战争)的老兵。这些结合起来,部队战斗力不强才怪。要说不好的一点就是,这支部队也同时沾上了老军阀部队的一种傲气,谁都不服谁,凶狠好斗。

马福祥根据地方的特殊性,汉、蒙、回人口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在民族人口集中的县、堡(村屯)等,都建立有民族学校(qing真学校)让民族学生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更使得部队的兵源丰富,文化素质更不差。

不得不说,在教育方面,他的思想是进步的。这样也使得地处西北的宁夏在教育方面显得独树一帜,军队的素养也同样显得有些特立独行。这也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对一个地方的方方面面的提升都是具有很大帮助的。

这些兵能文能武,都是“宁马”能够称霸蒙宁绥一带的本钱和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此外,西北马家军之所以这么凶悍,除了武器装备比红军优越,更重要一点就是他们的机动性强太多,这就体现在他们的骑兵上。可以想象,西路军的都是靠两条腿,而马家军基本都是骑兵,红军作战非常英勇,可是武器装备落后,每次趁夜摆脱包围圈,白天就又被追上,怎么能不惨烈呢。

自先秦以来,宁夏(尤其是固原、庆阳一带)都是供应马匹的优选之地。所产的马匹品质优良,膘壮体肥,脚力强劲,长途奔袭能力超群,所以马家军的骑兵远近闻名。像著名的“青石嘴战斗”,红军的伏击战打得漂亮,最后战利品收获颇丰,也是得益于马家军的装备丰厚啊。

6

总结来说,通过公元1912年马福祥到宁夏担任镇守使以来,抛去他作为军阀的所作所为,和剥削广大劳苦大众的因素。他推行的新式教育,大大提升了宁夏的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民族教育,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直到如今,还能看到他在民族教育方面留下的一点痕迹,比如说如今的银川回民中学,前身就是由他创办的蒙回师范学校;银川二中、银川一中的前身都有马福祥的影子在其中,至于小学就更多了,像银川三小、银川二十一小等等。这些要铺开来说,可又是长长一篇了,留待以后再说了!

后记

其实应该叫《银川民国那点事》系列的,只是怕被和谐,说都规划到清朝系列里来了,见谅!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威叔《宁夏清朝那点事》系列文章6!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