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咋看过这么虎的求职者!
眼前的这个女孩毕业就失业,躺了一年后,家里人好不容易给找了工作,她却一脸拽里拽气:
“能不能别搞这么多形式主义的问题”
“直接把我录了,爽快点”
硬气的发言,直接给对面的领导给怼不会了。
难道这就碰上整顿职场的95后?
而就在这么“离谱”的情况下,女孩竟然还是成功地入职,开始新工作。
但她不知道的是,好戏还在后头——
《三悦有了新工作》
1
让我们把故事的时间线往回拉,来看看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
她叫赵三悦(周依然饰),
有梦想有能力,但脾气臭性格急,有着大多数年轻人身上都有的莽撞和迷茫。
学艺术的她,因为第一份工作的失利,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她不找工作,摆烂在家;
整天躺床上玩手机、吃完泡面连桶都不扔。
可怕的是,她有一个同样性格、甚至更加夸张的母亲。
两个暴躁个体间的矛盾日积月累,终于在某一天爆发:
“做什么都不会!”
“养我不乐意,养个老白脸你就开心了”
一顿激烈的互相伤害后,三悦终于被赶出家门。
她困就在母亲的关系撕扯里、也困就在跟自我的纠结对抗里不能自拔,直到大姨找上了她:
一番安慰后,大姨给三悦安排了份工作:
“什么工作啊,干嘛的”
“化妆师,跟你专业也算对口吧”
听起来好像还行是不?等三悦赶往单位门口,才明白大姨的“良苦用心”。
确实要化妆,但却是给“死人”化妆,因为单位是——
殡仪馆
性格暴躁的三悦立马想转头就走,可一边是被赶出家门、一边是口袋空空,成年人的窘迫大概于此——
“做呗,不做能咋办”
因为三悦专业上的优势以及大姨的推荐,她顺利成为学徒;
但真要转正入职,还得靠上司的批准。
三悦的部门是「整容班」,负责人是师傅刘清明(杨新鸣饰),还有师姐周娅男(鄂靖文饰);
比起师姐的温和,师傅就是一副不好相处的模样。
同样的脾气暴说话直,甚至连好脸色都没给,一来就下马威——
一个人值夜班。
这是每个新人的必备测试项目,三悦自然也不例外。
白天还特别虎的她,到了晚上终于逐渐变怂...
黑漆漆的雨夜、外头电闪雷鸣,殡仪馆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三悦独自守着。
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遗体停放处,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拉开其中一个格子。
里头的遗体眼看还正常着,却突然睁大双眼,说:
“好冷了”
三悦没有任何含糊,直接就给吓晕了过去。
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一早,单位里所有同事都围了过来,包括昨晚吓到她的那个男“鬼”。
三悦这才知道,原来对方是一位导演,最近正给殡仪馆拍摄影片。
两人“不打不相识”,因为工作上的交集,三悦跟这为名为秦伟的导演有了更深的了解。
对方态度温和、时常微笑,看起来是个情绪稳定且生活美好的人。
但就是这么个阳光男孩,却说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现状:
“(我)肺癌晚期”
这是三悦工作上认识的第一个人,也是《三悦有了新工作》这部剧的第一个单元故事。
2
事实上,整部剧有一定意义上的单元剧属性、但又不仅于此。
赵三悦是主角也是视角,带着观众感受殡仪馆里的人生百态,了解关于殡葬业的一丝一缕。
生死是人生大事。
但生与死的之中,有着太多太多人性的光辉与丑陋、利益的纠葛与缠绕。
比如秦伟。
这个温和大男孩看似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内心却隐含着更大的痛苦。
他的痛苦关于家人。
秦伟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他原本有一对双胞胎姐姐;
二姐因为先天性的心脏疾病,父母就打算把她送走,不是因为养不起,而是因为有儿子:
“老二到哪都活不长长不大”
“她走了,我们和小伟都能过上舒心的日子”
也就是因为这个举动,整个家庭开始分崩离析。
大姐因为痛恨父母,满十八岁就离家、从此不再联系;二姐长大后想回家看看,却突发心脏病猝死。
二老最宝贵的小儿子,因果造化下身患重病。
秦伟是受益者,却也承受了这种被动选择下的痛苦与纠缠。
他想做点什么。
给自己选了块靠近二姐的墓地,只为了爸妈可以多看彼此几眼;跟大姐联系,让她帮忙让父母好好活着。
但一切的挽回,却永远弥补不了当初因为遗弃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二老在秦伟死后并没有听从他的遗愿,把他骨灰盒搬回家。
大姐也履行了承诺,但她让父母好好活着的方式不是“爱”,而是“恨”——
“你们最爱的小儿子去世了,自己还活着,什么感觉”
“比死还难受吧”
“难受也得自己受着”
在B站看剧时这段弹幕异常的多、讨论也尤为丰富,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三悦有了新工作》这部剧的表达与情绪。
秦伟的故事里,生和死围绕着这个家庭,痛苦与执着也撕扯着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复杂、丑陋与伤痛似乎是生死间的常态。
但怎么去面对,是生者可以做选择的方式。
3
《三悦有了新工作》好看的地方就在这。
整个故事从人物关系上的轻松有趣,到故事内容间的纠缠交错、再到内核表达上的温和...观感多元,蕴含的情绪复杂、但核心表达上却又统一。
尽管只播出了四集,但剧情上的反馈其实已经挺明显了。
对人物的塑造,是《三悦》第一个让我觉得意外的地方。
前几集出现的角色都很鲜明,每个人物呈现的状态都是多面的、丰富的,行为动机有迹可循。
他们的情感有缺陷,但这些缺陷都有缘由,与他们的优点一起构筑了完整的人格。
师傅性格暴躁,时不时就发脾气;
三悦迟到了他批评、带狗来公司他也批评,甚至弄丢了三悦的狗他还不知悔改地发脾气。
三悦不理解,在师姐的叙述下,才知道师傅不近人情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他有阿兹海默症,不退休是怕没事做病情加重,但老师傅自己也不愿意退休;
因为对这份活儿还有执念、有敬意,想多做点事儿。
主角三悦也是如此;
如果你只看第一集的话,真的会被这个不懂事的女孩给气死。
毕业了不工作、在家里啃老还话多,好不容易有份工作了情商还低、也不上心。
但这种“不靠谱”的性格背后,源自于三悦不健康的成长环境。
单亲家庭,母亲性格强势、口无遮拦,永远只会打击自己的小孩、永远都没有鼓励。
三悦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性格也逐渐偏颇。
迷茫总是年轻人的常态;
对于无助的三悦来说更是如此,似乎没有人去叫她懂得什么是责任感、什么是活下去的坚持。
那怎么让一个年轻人真正成长呢?
教她学会面对「死亡」吧。
这里就要说到 《 三悦 》 这部剧最勇敢 、 也是最巧妙的一点 ——
选题
对于东亚文化成长起来的大部分人来说,死亡永远是一个带着恐惧的话题。
“死亡是活着对立面”这一观点,似乎是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症结。
我们学不会正确的面对死亡;
不是过于冷漠、唯恐避之不及,就是过于投入、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种刻在观众内心的强烈情绪,注定让他们很难以一个“放松”的状态,去看待一个同类型题材的影视作品。
要怎么做?
《三悦》选择了一个正确、且更柔软的方式,尝试与观众交流。
这种方式,通过每个人物角色的举动释放出来——
秦伟的故事里,也许充斥着痛苦与纠缠,但终究在秦伟身上留下几分「勇气」。
他不怕死这个结果,他怕还有些事情未完成,有些东西还没做。
格格与小女孩的故事里,想表达的是「放下」;
丈夫在妻子死后不肯将尸体火化,执念未消、却也因此导致女儿的痛苦,甚至开始自残。
怎么放下已然死去的家人,在乎身边的个体,是这个故事的真谛。
老师傅教给学生们与观众,是「尊重」;
尊重每一个送到殡仪馆的遗体,认真对待、仔细化妆,给予他们最后的尊严,也给生者更多的安慰。
「死亡」本来是“可怕”的事情,但在《三悦》这个充斥着人文关怀的剧集里,每一个个体消逝的最后,终究是治愈的、温柔的,而且动人的。
因为死亡也是是某个个体的终点,却不是TA人生价值的落幕;
家人、朋友会始终记住这个人,在彼此的脑海里永存,化作永远的记忆。
面对 「 死亡 」 最正确的选择 , 恰恰是忘掉 「 死亡 」 这件事情本身 , 然后选择去记住身边的一切 。
逝者已去,生者还要活着。
4
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悦》提供了一种面对死亡的态度和方式,而这是剧集区别于普通娱乐作品的气质所在。
《三悦》这部剧、亦或者说bilibili在选题上凸显的人文关怀,是我觉得比较可贵的地方。
选择了一个「小众」的题材,聚焦不被大众关注、甚至刻意避开的行业,找到那些藏着人性丑恶和社会痛点的角落,是B站选题的一个大胆尝试。
但在这个尖锐的话题上,又能够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去探讨,从而找出更温和的视角,则是这个大胆尝试之外的巧妙表达。
有些问题总是得有人去说 , 有人去看 。
只有真正的面对,经历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才会得到更有价值的结果。
三悦是如此,迷茫的她终究成长为更独立、更清醒的自我。
《三悦》也是如此,一部愿意去在乎原生家庭、在乎生与死的剧集总不会差,总会让人在其中找到共鸣。
我们的老朋友阿B大体也是如此。
很高兴看到一个已经发展这么多年的平台,依旧还有“年轻”的气质、依旧在追求更好的内容。
剧集里,三悦与同事提到死去人们时候,总会用「往生者」来称呼。
很喜欢这个称呼,因为往生总是意味着希望、意味着美好。
生死无大事,连死亡都不可怕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打败我们呢?
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