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亿!这是2021年国内媒体购买海外赛事版权的总花费,这个数字非常惊人,但从数据上看,似乎应该是国内体育市场强大,球迷们看比赛热情高涨,但实际上,国内的体育受众正在缩水,对篮球足球的讨论热度正在降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想要搞清楚,15.9亿的巨额版权费,是因为国内球迷群体有强烈的观赛需求吗?并不是,这一切都是互联网平台一厢情愿的,而且各家的想法都一致,那就是不管版权费是否存在溢价,最后都要从球迷身上收割。

这种想法其实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从苏宁到腾讯到爱奇艺再到咪咕,这些平台体育部门的管理者们,做梦都想把欧美的付费观赛模式推广到国内,当然真正的目的不是什么促进体育版权规范,而是都想搞垄断。

怀着这种想法,这些平台在和海外赛事谈版权费时,往往语出惊人,动辄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签约合同就拿出来,根本不考虑国内的体育市场有没有这么大,能不能回本。之所以如此冒进,就是因为有广告和体育会员两个利器。

先说广告,这里指的不是体育比赛暂停期间,正常的商业广告,而是我们国内特有的植入性广告。这类广告把宣传语直接融入到节目当中,使得观众无法回避,从而达到强制性推广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眼现在的影视剧,找一个没有植入广告的作品,反而是难事,哪怕是古装剧,都能把现代的一些商品植入其中,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广大观众的感受,同时也拉低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价值。

现在,这种不良之风也吹进了体育转播当中,比赛进行当中,各个平台的主持人都会频繁地读广告口播,而且相当数量的广告,和体育没有一丝关联。

除了广告,还有套路满满的体育会员,这一点和影视剧也是同理,vip后面还有svip,再后面还有超级vip,手机端vip之外还有电视端vip,甚至有些平台把投屏功能都禁止了,就是为了让观众多掏一次腰包。

这就是国内各大平台的服务态度,根本不是踏踏实实做生意的姿态,所以娱乐圈,敢于给流量明星开天价片酬,体育转播行业,敢于给海外赛事送天价版权费,因为这些在平台的原定计划中,都可以通过广告和会员,由广大用户来买单,但现实给了这些平台响亮的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影视剧用户还是体育赛事用户,近几年开通会员的人数急剧下滑,因为大家发现会员价格节节攀升,服务质量却步步下滑,莫说原本就不想花一分的用户,相当多经济条件还宽松的用户,也不愿意再被资本收割。

这样一来,远离付费观赛的群体中,一部分善于网络资源搜索,能找到免费的小平台继续看球,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懒得再去搜索,直接选择了不看。

因为原本在国内大众的娱乐生活中,体育比赛的优先级就没那么高,一旦有了性价比极低的体育会员门槛,放弃观赛的人数不断增多。

所以15.9亿的转播费看上去夸张,但实际上,国内的体育观众群体反而在缩小,反映在学习工作中,就是身边的人讨论体育的频率降低了,热情减少了,而且年轻一代的体育观众呈递减趋势,这些都是因为不成熟的付费观赛体系导致的。

当然,那些斥巨资购置赛事版权的大平台也没获利,PPTV、腾讯体育、爱奇艺体育,哪一个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呢?都没有,他们只能看着观众流失,看着众多免费小平台遍地开花,既不好管又管不过来,版权费也打了水漂。

如今付费观赛的接力棒落到了咪咕手中,咪咕展现出了勤俭持家的姿态,五大联赛和NBA版权都没有付出夸张的价格,但是体育会员可是一点都不便宜,不知道备靠移动公司的咪咕视频,这一次在体育赛事转播上,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