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宁波,一男子参与某汽车拍卖公司的豪车拍卖,一辆评估价为60.83万元的保时捷跑车起始价只有1.88万元,男子想捡漏拍下此车,于是找准时机出价1.88万元果断按下起拍按钮,但是价格出来后男子就傻眼了,竟然是52.88万远超他的预算。这下子真让他骑虎难下了。

男子是看到这家公司的广告后来到公司想碰碰运气的,现场看到那辆红色的保时捷跑车起始价只有1.88万,非常心动,他觉得运气好的话或许可以捡漏用低价买到这辆保时捷,于是他当即交了3.3万的保证金参与拍卖。

拍卖过程中,男子第一时间看准1.88万元的出价,立马在电脑上点击出价红色按钮,他觉得自己是按照1.88万元的起拍价出价的,平台显示他成功出价但是随后平台上显示的出价金额是52.88万。男子一下子有点懵,他的第一反应是有人直接出了高价要买这部保时捷。

但是接下来工作人员的回答让他直接傻掉,工作人员告诉他已经成功拍到了这辆保时捷,价格为52.88万。男子告诉工作人员他出价是1.88万元,52.88万元不是他出的价。工作人员此时说他出的价是1.88万元,但有人早他1秒同样出价1.88万元,因此他属于第二次出价,第二次出价的价格直接跳到了52.88万,一次加价幅度为51万。

男子再一次傻掉了,他对工作人员说:这个拍卖不是按照一千或者一万这样出价的吗?怎么会一下子这样,自己也没有输50万的金额啊,怎么这个52.88万就是他的呢?工作人员说平台显示这个价格就是他出的,因为目前为止只有两人参与了拍卖,而他是第二次出价的那位,这个价即使不是他出的也已经属于他的了。

男子想捡漏以低价拍下保时捷,没想到这个漏不好捡,不仅不好捡现在他还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境地。拍下这辆保时捷,50多万的价格,远远超出他的预算,他原本觉得这个拍卖几个人会竞争拍,从起始价1.88万开始,一千二千,一万二万地往上跳,超过20万他就不要,20万以内他就拿下,这个价用在保时捷上也是捡漏。

现在拍下这辆保时捷,超资30多万,已经是他不想承受的极限。而如果不买下这辆车,公司就算他违约,他交的3.3万的保证金就拿不回来。真是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买的话那是一种难以承受之重不买的话又白白损失3万多元钱,实在心有不甘。

我们是不是都被电影电视里的情节忽悠了啊。电影电视里的拍卖,真的就是一点一点地往上加啊,然后会有很多人抢拍加价,有人说“我出1.88”,另一人就会说“我出2.88”,然后前一人又说“我出3.00”后一人就说“我出4.00”,之后会有另外的人跳出来直接加价说“我出10.88”,这时候全场会安静一会,拍卖师就举起锤子敲一下说“10.88万一次”、又敲一下说“10.88万二次”,等他准备第三次落槌时,最初出价的人就会又喊“我出15.88”。于是价格就一路上升最终锁定在一个编剧需要的价位上。

我们大家和那位想捡漏的男子都是这么认为的,这辆保时捷跑车会以这样一种拍卖的情景,以慢慢上升的价格,最终被某一位拍客买走。但现在发现,这个拍卖的过程,完全与想象中的拍卖情景大相径庭。

首先是这个起拍价。一辆保时捷跑车,评估价高达60.83万,起拍价却是1.88,定的如此低,显然目的就是吸引拍客。但实际情况是没有人会真的以1.88万元买走这个保时捷,别说1.88万,就是10.88万,20.88万,拍卖公司也不会脱手的,否则一点钱都不赚的,世上哪有这种公司。说到底1.88万是个诱饵,或者是一块大馅饼,但是天下实在是没有“掉馅饼”的事。

其次是这个拍卖的过程。男子起价1.88万元,但显示却是52.88万元,平台说有人早于1秒起拍,所以男子属于第二次起拍,价格一下子飙升至52.88万。这个一次性加价51万不是拍客拍的,而是平台一开初就设置好的。实际情况应该是,只要有人按起拍价起拍,最终的价格都会落在52.88万这个数字上,任何人都会是被所谓的另一人早于1秒或者2秒干掉。

有网友说:真是满满的套路。我想说的是拍卖公司可以搞一些吸引顾客的促销手段,但是还是要实诚讲信誉,一辆保时捷车起拍价定的如此低,实际又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还不如开初就定价33.88万,以低于评估价10万20万左右的价格起步,既让顾客觉得有实惠可以接受,又让拍卖公司能至少赚到一点钱,让顾客和公司能够双赢,这似乎才是靠谱的做法。

不知这家拍卖公司是如何想的,非要用一些噱头来进行营销,但是这样的一种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长久的生意还是要让顾客觉得自己在真正为他们服务,而不是一味地想着顾客口袋里的钱。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你觉得拍卖公司的拍卖存在问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