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阵阵,掀起层层稻浪,送来稻谷清香。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新津区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启幕。4500年前,正是这片土地上,古蜀人撒下了第一粒水稻种子……

从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到家喻户晓的“天府粮仓”,从4500年前古蜀先民播下第一粒水稻种子到承载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这片土地的人民,用智慧赋能农业、用科技发展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墩到金沙

古蜀人改良稻作农业技术

农耕文明对成都平原有着深远影响。《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即古蜀五祖之一——杜宇,亲自教人们务农耕作。但古蜀人的耕种史要远早于此。

约4700年前,营盘山先民从川西高原步入成都平原,拉开了成都平原水稻种植的历史大幕。2021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宝墩遗址首次发现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址,这也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

而在此前植物考古中,宝墩遗址还发现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遗存。直至三星堆文化早期,以宝墩文化为代表的成都平原先民的农业经济结构都是以水稻为主,兼有少量粟、黍。

斗转星移,时光变迁,还是这片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土地上,商周时期的金沙遗址里,今人再次发现了与宝墩遗址的稻作农业相似的谷物存留,但这一时期部分稻粒尺寸有所增大。

专家认为,这证明在上千年的时间里,成都平原的先民在稻作种植方面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技术,改良了稻作农业的技术。

从宝墩遗址到金沙遗址,古蜀先民就已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兴修水利

成都平原渠系纵横

“予观蜀之山川及其图记,能雄于九丘者,盖乘成水利以富殖之,其国故生生不穷。”北宋张俞的《郫县蜀丛帝新庙碑记》道出了成都农耕文明绵延千年的真谛:因水而生,因水而盛。

秦并蜀后,由于战略需要,加速了对蜀地的开发。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都江堰,解决了困扰蜀地人民的防洪、灌溉等难题。

由于都江堰的修建,秦汉时期,成都平原一跃成为“天府之国”。然而这个名号能叫响两千余年,则需要归功于都江堰的岁修制度。

自都江堰建成后,岁修制度便为后人所承。在“深淘滩、低作堰”这一准则的指导下,人们尽可能深地挖掘河内的淤泥,以容纳更多的河水。

据史料记载,都江堰常规岁修每年都会进行,隔几年还会有较大规模的大修,遇到特殊情况还要进行特修。

西汉时期,文翁“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增加了都江堰灌区的面积;两宋后,蜀地行政长官更是将维护和发展都江堰灌区作为重点工作,都江堰灌区发展到十二个县;清道光年间,都江堰“蓄泄得宜”,可灌溉14个县的农田……

除去修建都江堰,历代人民还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仅唐代,就有章仇兼琼主持重建的馨堰(后称通济堰),还有刘易从在今郫都区唐昌镇附近的沲江岸开筑出水口,在原野上开渠引水,并汇合堋口堰(今彭州关口)支流水,灌溉唐昌镇及彭州西南九陇一带的农田。

正是由于都江堰及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再加上历代人民对水利工程的维护,成都平原水灾有效减少,农耕文明持续发展和兴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汉时期

成都人开始在水田中沤绿肥

中国古代农业靠天吃饭且生产力不高,想要提高农作物产量,施肥成为重要手段之一。

据《成都市志·农业志》记载:东汉时期,成都人已经开始在水田中沤绿肥。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利用野生绿肥外,还发展到人工栽培绿肥。

《齐名要术》中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此致。”也就是说,人们开始人为种植绿肥植物。

除了“绿肥”之外,蜀人还有沃地的秘密武器——都江堰水利工程。

岷江每年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成都平原,但由于都江堰强大的排沙功能,大量沙石从外江排走。而内江水携带细沙进入灌区后,各类渠系工程保障通畅排水的同时,也将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均匀地带到灌区田间,使农田的土质不断更新和肥沃。

因此,都江堰灌区内的农田在历史上不像其他地区,每年需从田外担土更换土质,即使施肥较少,灌区内土地也有肥力,亦能稳产、高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也因此膏润万顷。

全国唯一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科学园区

绿野平畴、河渠交错、沃野千里,人富粟多……成都平原日渐成为中国高级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中心。成都也成为重要的物资后方,对历朝历代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和国家稳定作出了贡献。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2005年,袁隆平在成都郫都区建起一片试验田——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

2007年袁隆平两系杂交水稻在成都试种成功,平均亩产达到729.05公斤;2011年成都分中心选育的水稻品种亩产980公斤,创造了当年全国水稻最高产纪录;2012年,成都分中心又选育出了四川首个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21年,四川粮食年产量达716亿斤,十年增加62亿斤,新增产量可供1700万人吃一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都市正着力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加快推动现代种业建圈强链。制度作保障,科技来助力,智能化耕种,数字化管理……放眼沃野田畴,天府粮仓的故事正在续写。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白洋 实习记者 黄雪松 部分资料来源 方志成都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图片 据方志成都 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