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唐巧燕)9月23日,2022年花城院士科技峰会暨第四届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围绕能源、电力与电网等议题,举办八场院士与专家学者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活动聚焦能源、电力等相关领域,汇聚院士专家最新前沿科研成果,链接重点领域国内外顶尖、活跃的学术资源,搭建前沿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和学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增进中外学术合作,促进能源、电力与电网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是认真贯彻广州南沙区“十四五规划”精神,助力南沙建设的具体举措,将发挥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资源和文化优势,力挺南沙,围绕南沙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与南沙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产业及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应用。

据悉,本次会议共安排了八场院士与专家学者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以及刘焕彬、蔡蔚、闵永刚、陈建平四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朱继忠教授、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向锋教授级高工等分别在会议上作学术交流报告;同时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鲁宇加、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余天玮两位青年学者作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在《发展透明电网为双碳目标做贡献》报告中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他认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关键,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新型电力系统是核心技术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电力行业任务最重、责任最大,承担着主力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立浧院士提出,要构建“以数字数据为核心的可见、可知、可控”的“透明电网”,即不完全依赖电网模型,在海量数据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和计算技术,透过数据关系发现电力系统运行规律,实现电网的智能运行。发展透明电网系统需要融合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对传统电网进行数字化改造。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在《用大系统思维推动数字化节能降碳》报告中指出,用大系统思维构建数实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让制造更智能 使工业更绿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焕彬院士介绍了由华南理工大学节能与优化团队2014年创立的“博依特科技公司”的成功做法。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数据驱动产业升级-优化重构生产力要素,实现全生产线系统和全生产要素的智能管控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他们创建的博依特云桥工业互联网平台(POI-CLOUD5.0),已在造纸、建材、玻璃、食品等传统流程制造行业等六百多家企业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提高总效率5-10%;2017-2019年统计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60多亿元人民币,节能169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3万吨。

华南理工大学朱继忠教授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学术报告中说,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背景下,考虑风光储优化配置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建设非常重要。构建高效的多能源系统可以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梯级利用,将极大提高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他认为,风光储优化配置和需求侧多能互补优化技术是推动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支撑。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到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思路、新技术应用到新型电力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线上作题为《双碳目标下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学术报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闵永刚作题为《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开发及其在绝缘领域的应用》学术报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建平、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也分别作了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