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3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大城镇洲上村一位73岁的老人陈训杨,在家中劳作时,左眼意外旧伤复发。

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镇民政部门在获悉老人的病情后主动提出减免医药费,陈训杨却放弃了这一优待。

老人的儿子非常不解:“父亲,这是你应得的待遇,既然民政部门已经减免医疗费,你为何还要额外花钱,家里条件不好……”

话还没说完,陈训杨老人就把报销的单据撕个粉碎:“我就是死也不会麻烦党和国家,你们今后要是再多管闲事,我就不去治疗!”

问题接踵而来,民政部门为何会减免陈训杨的医药费?老人儿子口中的“优待”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百岁高龄的陈训杨老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出身贫困,兄弟七人仅剩其一

1920年6月,陈训杨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大城镇洲上村,家里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七。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正陷入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处境,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

恰逢乱世,陈训杨与他的家人难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命运。

因家境贫寒,陈训杨与6个哥哥没有上过一天学,他们与许多普通农村青年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父母与大哥就是这一家主心骨,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攒些钱好娶个媳妇。

但不管陈训杨情愿或不情愿,他们这一家的平静生活都被卷入时代的漩涡中。

在大时代漩涡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物。

年龄最小的陈训杨先后失去了自己的6位亲哥哥;大哥与二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失去联系,至今渺无音讯。

三哥和四哥在日军(1939年至1941年间)轰炸江西高安时,为掩护父母及年幼的弟弟们,不幸被炸死。

其状可怖,甚至没能留下全尸,给幼年的陈训杨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前面四位哥哥先后遇上意外,五哥和六哥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到处帮人打零工,好贴补家用,维持父母与弟弟的生活开销。

一家人好不容易盼来了全面抗日战争胜利,此时的陈训杨已经成长为一名大小伙子,他与两个哥哥一起去替别人出苦力赚取报酬。

生活虽然清贫,却也幸福知足,正应了那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1946年,老蒋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调集重兵,向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发起猛攻。

图|热情洋溢的解放军战士

1947年,胡宗南率领25万国民党兵进攻革命圣地延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带领下,在华中、华东、西北等战略根据地向国民党军发起反攻。

四大野战军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有效地歼灭国民党军主力。

鉴于此,国民党各参战部队开始到处“抓壮丁、拉人头”。

经典战争剧《大决战》系列电影中的一个角色丁小二,他原本是铁路沿线贩卖食物的小商贩,与国民党兵打交道时,被一把拉上了火车,头上扣了顶军帽,这就算加入国军。

陈训杨与两位哥哥因为生计,需要整日抛头露面,与各行各业人打交道。

有一天,五哥和六哥正在外做活的时候,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两位哥哥拼死反抗,为陈训杨争取到了逃脱机会,让他赶紧回家守在父母身边。

这之后,五哥和六哥同样一去不返。

1948年初,陈训杨的父亲接受不了6个儿子相继消失的重大打击,突患重病,没过多久就不治离世。

陈训杨与母亲痛哭一场,拿出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为父亲打了一口棺材,匆匆忙忙办了场白事。

送走了父亲,28岁的陈训杨万念俱灰。他不清楚,自己一家从来没有做过坏事,六位哥哥与父母都是老实人,靠着下地种田或是帮人打零工赚取生活费,没和什么人结过仇怨。

为何老天却要如此惩罚我们?导致骨肉分离,亲人难以团聚,甚至几位哥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图|国民党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陈训杨胡思乱想时,国民党再一次到村子里抓壮丁。下至十几岁的孩子,上至六十多岁老人,都必须跟他们去打仗。

当征兵的人来到陈训杨家里时,他跪倒磕头,苦苦哀求道:“我已经有两个哥哥去参加国军了,现在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还要侍奉老母亲,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然而,早已泯灭人性的国民党哪会听从陈训杨的哀求。

与其说他们是国民党正规部队,倒不如说是街边的地痞流氓。

只见为首一个家伙根本不搭理陈训杨,伸出一脚就把他踢倒在地,招呼两个士兵把陈训杨的双手用绳子死死地捆着,犹如拎小鸡一样,把陈训杨直接拎到了运兵车上。

陈训杨至今还忘不了,当他被押解到车上时,母亲连忙从家里跑了出来。

一边痛哭一边大喊:“我就剩这一个儿子了,你们把他带到哪里去呀?

汽车随即开动,伴随着呜呜的风声,与母亲痛彻心扉地呐喊,陈训杨有些意识迷糊,晕倒在地。

刚醒过来,陈训杨已经来到淮海战役的前线,那位把他手捆住的国民党兵正是这支部队的排长。

开赴前线时,他乐呵呵地对陈训杨这些“壮丁兵”说道:“你们不要难过,加入国军后保证吃香的喝辣的。

大家都是兄弟,况且让你们参军不是为了与解放军正面拼杀,顶多是帮助大部队搬运弹药和武器,做一些杂活。

等仗打完了,蒋委员长不仅放你们回家,还会给你们大大的奖赏。”

这番话完全是糊弄陈训杨这些新兵的。1948年时,国民党大部主力已经被解放军歼灭。淮海战役一结束,解放军中路开花,继续向西南、西北方向挺进。

老蒋早已回天乏术,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取胜的机会。

图|渡海突击队

陈训杨只是一乡下质朴青年,没什么见识,既然被捉到军队,那就听天由命。

没想到,他的人生恰恰是在这一次“抓壮丁”中发生了巨大转机。

二、弃暗投明,陈训杨成解放军战斗英雄

刚刚当兵不到4个月,在淮海战役一场外围战斗中,陈训杨所在的部队被解放军打散,他成为俘虏,被集体送到解放军战俘营。

之前在国民党军队里,上级经常会对陈训杨这些“新兵蛋子”散布谣言,内容大多是解放军会枪毙所有被俘国民党士兵,把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描绘成无恶不作的魔鬼。

当得知自己被解放军俘虏后,诸如陈训杨这些不知实情的新兵很是恐慌。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在被俘虏的日子里,他们受到了解放军无微不至的照顾,没有遭受打骂体罚。

陈训杨记得自己刚被俘虏时,一位解放军班长就递给他一个高粱面的窝窝头,让他先垫垫肚子。

可粗面窝窝头长时间不吃,放凉后会很硬,根本咬不动。解放军班长就带着陈训杨去炊事班现煮了一碗热腾腾的汤面,他就着这碗汤面,一连吃了两个高粱面窝窝头。

一边吃,陈训杨一边掉眼泪。泪水混合着热汤,伴随着这几个月的艰辛动荡,被陈训杨喝进了肚子里。

吃饱喝足后,陈训杨对着班长说道:“这碗面真的好香啊!”

回到战俘营后,解放军部队派出教导员、政工人员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宣传我党宽大政策。

同时明确告诉众人,想回乡过日子的,解放军部队会给他们发路费;要么重新改造加入人民军队。

按照陈训杨原本的想法,他肯定是希望返回家乡,照顾母亲,颐养老人天年。

但他又隐约地觉得,这支部队与自己以往见过的军队都不一样,有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不清楚是好是坏。

过了几天,解放军为俘虏们召开一场“诉苦大会”。那些与陈训杨有着共同经历的“壮丁兵”纷纷上台,控诉着亲人与自己悲惨经历。

台下的陈训杨感同身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当气氛烘托到顶点时,陈训杨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他冲上讲台向大家声泪俱下倾诉压在心里十几年的苦闷。

一家兄弟7人,6个哥哥先后离家,或被日军炸死、国民党抓壮丁,父亲意外离世。

如此悲惨经历,实乃“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让他没想到的是,负责看管战俘的解放军连长与连指导员听说了陈训杨的经历后,临时为他制作了7块牌位,带着全连战士与他一起祭奠亲人。

图|陈训杨获得的所有奖章

这一刻,陈训杨又仿佛找到了家的感觉,连长和连指导员就是他亲爱的哥哥。

这一次。陈训杨下定决心,他不再为别人而战,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全天下受苦受难的同胞而战,与其他兄弟们一起打跑国民党反动派。

他含泪对着连长说道:“我一定要留下来加入解放军、加入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为死去的哥哥们报仇。”

经过一段时间改造与军事训练,陈训杨成了解放军第16军46师138团3营8连一名战士。

正式成为解放军战士后,陈训杨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连指导员说:“我来晚了,对不起大家。”

指导员笑着说道:“不晚,万里长征才开始第一步,今后我们大家一起扶持,共同解放全中国。”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发起渡江战役,陈训杨所在的第46师成立“渡江突击队”。

全师所有官兵都能报名参与突击队,却有三个硬性条件:共产党员、南方人、水性好。

既不是党员,水性也不好的陈训杨却坚定地报名参加了突击队。

发起战斗前,师首长赶赴前线向“渡江突击队”训话:“同志们,为了尽早控制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将战役继续推行下去。

眼前的滔滔江水和对岸敌军密集火力,看上去是我们渡江的重重阻碍。

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抱着必胜的信念,长江天堑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是英勇无敌的人民子弟兵,党和国家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这番铿锵有力的话,一下点燃了大家心中的那团火,陈训杨带头喊道:“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体人民万岁!”

呼声震天响,300多名突击队员犹如猛虎下山,直扑对岸。

发起战斗前,陈训杨与其他战友做好了牺牲准备,他们的目标是率先抢占渡口,压制敌军堡垒。

真实的战况非常激烈,突击队的小船刚刚来到江中,便遭国民党军铺天盖地的炮火。

幸存的战士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冲上对岸,压制住敌人,为主力部队开辟道路。

最终,300多人的突击队只有50余人突破封锁线,成功上岸。

这群英雄们冒着枪林弹雨,完成占领敌人阵地的任务,只有13个人活了下来,其中就包括陈训杨。

成功打掉敌人堡垒后,陈训杨马不停蹄地领到新任务——运送战友过江。

陈训杨二话不说,跳上小船担任舵手,在长江上来回6次接送战友。

从凌晨2点一直到清晨8点,陈训杨在近6个小时时间里一口水没喝,一分钟都没休息。靠着一身铮铮铁骨,帮助大部队完成渡江任务。

在最后一次过江时,陈训杨操纵的小渡船被敌人的炮弹击中,船只炸成碎片,他靠着一块木板在长江上漂流了几个小时才上岸。

1949年7月,渡江战役结束后,陈训杨成为解放军中响当当的英雄人物,他荣立“一等战功”;被授予“水上英雄”荣誉称号,同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名“解放战士”,陈训杨能取得如此荣誉,与自身努力固然有关,更离不开解放军部队里亲如一家,首长爱兵如子的良好氛围。

图|陈训杨的一等功嘉奖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陈训杨看来,无论是一等功还是英雄称号都不算什么,他只是一个幸运的人,替死去的父亲、哥哥完成保家卫国的夙愿。

渡江战役结束后,解放军顺利拿下南京,把红旗插上“总统府”,陈训杨跟随大部队开始新的征程。

16军接到上级指示——从华东地区前往大西南,迅速瓦解残余国民党军。

战士们斗志昂扬,不需要任何鼓励,大家纷纷做好战前准备。

解放军第16军再次创造军事奇迹,仅用15天就解放贵阳,陈训杨所在的138团是最先进入贵阳的部队。

到后来,16军各参战部队开始了“行军竞赛”,比谁跑得快,或者歼敌数量更多。

西南地区道路崎岖、多山峦叠嶂,陈训杨此时已经成为一名重机枪手,部队开拔时,他每天都要背着重达近45斤的重机枪(枪身重量,其他附属部件由别的战士负责运送)行军。

时间紧,任务重,陈训杨与部队曾足足一口气行进了180里的山路。到了目标地点时,陈训杨的肩膀变形、双脚起血泡。

他没有喊苦,更没有懈怠。

在半年时间里,16军共行军西南6个省份,相继参加解放大西南、成都会战、西南剿匪战斗;陈训杨有幸经历过所有解放西南的重大战役。

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1950年,在云南剿匪时,陈训杨的左眼被弹片擦伤,后经治疗才无大碍。

结束完剿匪任务后,陈训杨随部队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经常遭受“联合国军”的炮火攻击,因为后勤运输补给问题,“吃”也成了一个大难题。

已经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陈训杨,发挥老兵带头模范作用,把为数不多的补给让给新兵,还主动帮身体弱的战士背负装备。

在入朝作战的三个年头,陈训杨参与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役。

无论是朝鲜西海岸反空降、抵御美军登陆作战、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都有陈训杨的身影。

因为长时间背负机枪行军,陈训杨右侧肩胛骨严重变形,终身落下残疾。

1955年4月,陈训杨胜利归国。彼时新中国早已成立,华夏各地一片祥和,俨然一副太平盛世。

陈训杨决定背起行囊,向上级送上复员报告。连长规劝陈训杨为了自己的好前程,应该继续留在部队奋战几年。

正如莎士比亚说过:“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也不影响的芬芳。”

1955年4月,陈训杨决定复员返乡。

离开部队时,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集结了包括陈训杨在内的战斗英雄,寄语:“你们在部队是英雄,到了地方却不能称英雄,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搞好生产建设,永创新功。”

复员后,陈训杨赶上了家乡组建的初级互助社关键阶段,他拿出自己退伍津贴,购买两只水牛无偿交到了互助社,余下的钱被用来接济贫苦的乡亲。

按照组织安排,复员回乡的陈训杨前往高安县林业部门工作;1958年,陈训杨被任命为上游湖水库施工团第三连指导员。

图|陈训杨参与建设的水库

他每天凌晨3点就吹起床号,催促大家一起劳动,修建水库时遇到很多难题,陈训杨既是指导员又是战斗员。

陈训杨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这一生只会干两件事,打仗和修水库。

每个月的总结大会上,陈训杨率领的第三连总能获得“先进团体”。

他的4个子女名字中间都有一个“坝”字,“坝”字就是陈训杨对杨得志首长最好的回答,亦是最深沉的家国情怀。

20世纪80年代初,陈训杨光荣离休。1993年,73岁的陈训杨左眼旧伤复发,孩子们赶忙将他送去镇上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及时抢救,陈训杨病情得到控制,医药费共花去630多元。

镇民政部门知道后,让老人的儿子带好住院发票去报销,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为了防止儿子再打报销的主意,陈训杨干脆把住院发票全部撕掉。

没过多久,陈训杨的左眼伤情恶化,被迫摘去眼球。

2019年,高安市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让每个村全面调查寻访退役军人,寻找红色历史。

洲上村民政部门接到任务后开始整理退伍军人信息,大家突然发现,陈训杨老人居然是战斗英雄。

这些丰功伟绩就连陈训杨的一些亲戚,与相伴几十年的老邻居都不知晓。

在国庆70周年前夕,江西省委书记亲自赶赴老英雄家里,慰问了陈训杨。

图|陈训杨与老伴合影

当书记询问老英雄有没有困难时,他老人家笑着回答道:“我没有任何困难,退伍前首长(杨得志)曾告诉我们立功不要骄傲,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建设家乡,这也是我心里的真实想法。”

结语

2020年初,新冠疫席卷祖国大江南北,百岁老英雄陈训杨捐款2000元,积极配合村里防疫工作。

2021年5月,101岁的陈训杨入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名单;2022年1月23日,老英雄陈训杨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图|老兵背影

只因心中有深深的家国情怀,老英雄深藏功名不图名利,一生只为信仰而活。老兵不死,他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参考文献:

[1]陈训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宜举行,作者刘和星,宜春日报 2020年01月14日

[2]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百岁老英雄陈训杨,作者王凤 熊晓原,党史文苑 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