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和子女间的界限感,是生活中常常被大家讨论的话题。

“儿大避母,女大避父”,这是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观点。

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并不是这样做的。

在知乎上刷到一个话题,“没有界限感的婆婆才是婚姻的第一杀手”。

有一个题主,列出了几条老公和婆婆之间让她不舒服的行为:

老公在上厕所时,婆婆可以随意进出洗手间,即使现在结婚了也一样;
老公洗澡的时候,婆婆也随意进出,还笑话老公屁股上全是胖纹;
老公以前租房住的时候,婆婆经常来,他俩就睡一张床。

而正是老公和婆婆之间毫无界限感的行为,让她特别苦恼,甚至想离婚。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很多家庭常常是共生的关系,边界感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死循环。”

有些父母以爱的名义,却毫无顾忌界限感,不留余地地突破安全边界,不仅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反而会适得其反。

01

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

心理上也还是个小孩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曾这样形容过亲子角色“颠倒”中的父母:

他们都是那些在肉体和社会层面上长大成人,但在心理层面来看,还是那个不懂承担责任的小孩。

他们的内心依旧是一个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且依赖心理极强的小孩,只不过被一层叫作“大人”的包装纸裹起来而已。

这样的大人小孩,现实中其实有很多。

在综艺《妈妈是超人》中,董洁与7岁儿子顶顶的相处过程,让人匪夷所思。

有网友这样评论:

“董洁是在把儿子当老公用。”

当董洁生气后,顶顶会抱着她的头,竟然说出这样的安慰话:

“小宝贝,别生气,爸爸爱你。”

当董洁偷吃顶顶的零食后,顶顶气得大哭。

这时候,董洁却笑着说:“你是顶顶爸爸,我是孩子呀。”

董洁和顶顶还拍过一组亲密无间的婚纱照。

照片中,两人深情接吻,嘴对嘴。

面对很多网友的善意提醒,董洁却不以为然,她甚至在采访时表示:

“等顶顶以后有女朋友了,就拿出来比比,谁更漂亮。”

谁更漂亮未知。

但我想,女朋友肯定不能接受自己爱人与父母这样超出界限的行为。

把子女当恋人,索取情绪价值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早前,知名女星李嘉欣晒与儿子“裸照”,引发争议。

从照片来看,孩子已经很大了,完全具备独立自理的能力,也知晓男女有别。

除此之外,她还频频晒出自己和儿子嘴对嘴亲吻的照片。

某短视频平台,一位爸爸和女儿一起吃饭。

爸爸故意夹着菜往自己这边靠,女儿为了吃到菜,越来越靠近爸爸,结果猝不及防地被亲了一口。

女儿发觉被“骗”后,无奈地看了一眼爸爸,竟然立马回亲过去。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没有错。

但相处需有道,爱亦需要有边界,即便是亲子之间也如此。

也许在这些父母看来,这只是表达爱意的方式。

可任何一种爱,都需要适当的表达。

如果过分亲昵,对孩子来说也许不是件好事。

对父母来说,孩子成了爱人的替代品,替自己解决心理问题。

可对于那些被(父或母)抱有过多期望的孩子呢,他们却要在自己长大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

02

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为什么说,没有界限感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第一,家庭成员缺乏界限感,会造成孩子的性别模糊。

日本曾有一档节目,采访过一位女模特。

从小到大,她家里的界限就很模糊,直到她现在23岁,依然还和父亲共浴,和3个哥哥轮流同床睡,每天被吻醒。

而正是因为从小到大和父兄太过亲密,导致她缺少性别意识,更不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

节目组拍摄她洗澡,她竟然说自己不介意,甚至还大方在镜头面前冲洗身体。

第二,界限感的缺失,会导致保护意识的降低。

韩国的一档综艺节目中,一位17岁的女生讲述了她与父亲之间的畸形关系。

父亲会抱着她,伸出舌头舔她的脸。

在她洗碗时,爸爸会走到她的身后摸她的屁股。

家里来了客人,爸爸还会当着客人的面亲她……

长此以来这样越位的行为,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个错觉:

既然父亲和哥哥们都可以随意亲近自己,那其他异性是不是也可以呢?

没有清晰的身体界限,会导致孩子根本不懂得身体的私密,不懂得保护自己。

要知道,74%的性侵案件,可都是来自熟人之间啊。

第三,心理上的过于亲密,阻碍孩子心理成长。

孩子在3岁左右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会对爸爸妈妈的身体做出区别。

当孩子长到5岁的时候,性别意识发展会进入敏感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甚至还会萌生出“想要娶妈妈”“想要嫁给哥哥”之类的想法。

如果不正确的引导,父母没有注意相处的分寸,轻则以后在寻找伴侣时,会潜意识的有父母的影子。

重则,可能造成孩子对异性家庭成员有别样的情感。

比如,恋母情节、恋兄情节等。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说过:

“家庭中的隐性性侵害常常被忽视,它不但会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还会破坏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轨迹。”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满足了自己一时的情绪价值,最终,却可能让孩子成了一只迷途的小羊,难以知返。

03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

很喜欢周国平的一句话: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

张亮曾在《新生日记》节目中,谈到自己4岁的女儿,瞬间喜笑颜开,一脸傻笑,妥妥的一枚女儿奴。

他说,一回到家,女儿就黏在他身上,给他大大的拥抱,亲他。

这时另一位嘉宾说:

“其实,小孩刚生出来,大人不可以老亲亲她。”

身为老父亲的张亮,连连摆手,强调:

“不能亲嘴,不能亲嘴,如果是女孩,还是要教会她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他还举例说,自己亲女儿时,可以亲脑门、手背、头发,这些地方。

这段视频在网络传播之后,也迅速引发网友们的讨论。

大多数网友都认为,张亮的做法很对,孩子的自我保护观念要从小培养。

“张亮说对,孩子大了要培养她的性别意识,亲脸还好,嘴巴就算了。”

“小孩子不懂这些,爸爸亲惯了,下次遇到叔叔要亲小姑娘可能也觉得没什么。”

爱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达爱也要有尺度和分寸。

美国加州UCLA儿童心理专家Charlotte Reznick就认为——

“嘴对嘴亲吻这种过于直接的表示亲密的行为,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困惑甚至误解,他们看到爸爸妈妈相互亲吻,会混淆自己和爸妈亲吻的意思。”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举止过于亲密,即便是以爱的名义,也很容易把孩子带偏。

而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和保护,便是从帮他认识亲子之间的界限感开始。

就像黄磊在接受采访时,曾接受过这样一个提问:

“多多是你的小情人吗?”

他当即就否认:

“形容她最好的词汇就是女儿,女儿这个词比情人珍贵。”

胡萍老师在《善解童贞》一书中说过——

在我们的养育文化之下,存在着许多破坏孩子身体界限的行为。

成年人的这些行为隐蔽于家庭日常生活细节之中,让我们习以为常、不易察觉。

一代一代地传承着,成为养育文化的一部分,因而不被人们警惕。

虽然,不管孩子长到多少岁,在父母眼中都是个孩子。

但每位父母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即便是出于爱,也应该是有边界感的。

04

真正的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

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帮助孩子成长和独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并不是,只要我们学会退出他们的生活。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与孩子“渐行渐远”,无论是空间还是身体。

而要做到得体的退出,可以从这三点入手。

1、再宠孩子,也要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

父母相处的方式,对孩子未来的爱情观、生活观、价值观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不是说你教我什么,而是在你们的言谈举止中,我看到了什么。

那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会长在身体里。

每对夫妻也都应该要明白:

你的另一半才是你人生道路上一直陪伴你的人,千万不要把你对另一半的想象映射在孩子身上。

2、有“界限感”的父母,才能养出有“界限感”的孩子

父母需要分得清,哪些是孩子的事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

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吃饭、洗澡等,不要随意插手、干涉。

鼓励孩子独立、给他自己选择、做决定的权利和空间,同时为自己的选择带来的结果负责。

这样,孩子会在一次次的实践和承担后果中,学会如何做选择,学会自我管理。

3、尊重孩子隐私,孩子也需要独立空间

当孩子开始刻意对父母保持距离,并且对自己的隐私有了越来越强的渴望。

父母可能一下子不能适应孩子的“疏远”。

但其实这正是孩子传递“边界感”的一种方式,他开始有了自己的“隐私需求”。

别把孩子的隐私当笑柄,别随意私闯孩子的小天地,别以爱为名触碰孩子内心的“禁区”。

无论多小,都必须把他当成独立的个体。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娅有一个观点: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父母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

分得越开,代表着孩子越独立,同样也就意味着成长得越好。

愿每个父母都可以分清爱的边界,从容不迫地放手,让孩子在松弛有度的爱中,自由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