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正值冯玉祥诞辰一百周年,国家特意邀请冯玉祥的后人回国,共同参与纪念。

听到这个消息,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志激动不已,他已经近半个世纪没有回国了。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落叶归根,尽自己余生的最后一点力,为祖国做一点事。

在得到邓小平的接见之后,冯洪志说出了自己想要回国的愿望。

不过,邓公仔细想了想,却摇头拒绝,他劝说冯洪志继续留在美国。

邓公认为,冯洪志留在美国,能够更好地为国效力。

这倒怪了,冯洪志在美国如何报效国家呢?其实,这正是邓公的大智慧。

冯玉祥和冯洪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格教育

相比于自己的父亲,冯洪志的名气不算太大,但他这一生,也是成就非凡。

冯洪志出生于1917年,那是个不太平的年份,他的父亲冯玉祥作为一方军阀,一方面风光赫赫,可另一方面过的也是刀尖舔血的生活,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在冯洪志的记忆中,父亲永远都很忙,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和家人好好地聚一聚。

小时候,冯洪志有些畏惧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总是对他们很严厉,实行的几乎是军事化的管理。

当然,冯玉祥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苦衷,孩子是不能娇惯的,特别是对于他们这种家庭,一个败家子有可能拖累全家人的性命,所以,冯玉祥不得不做严父。

冯玉祥全家福

冯玉祥要求冯洪志文武双全。从四五岁开始,冯玉祥就给冯洪志请了师傅,在家中教他读书写字。到了六岁的时候,冯洪志每天都要练1000多个字,同时,还要跟着父亲习武。

冯洪志后来有些调侃地聊起自己童年的时候,跟父亲耍大刀。当时正值冬天,自己冻得浑身发紫,但是父亲还是不允许自己进屋,一定要把一套刀法练完才能够休息。

虽然父亲严厉,但后来想起这些事情,冯洪志对父亲还是充满感激,正是父亲的这种教育,让他练就了坚韧的性格,让他熬过了后来无数的艰难险阻。

虽然人们提起冯洪志,都说他是冯玉祥家的小少爷,可绝大部分时候,冯洪志的日子和少爷这两个字一点关系都没有。

冯玉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玉祥不许孩子们过度地依赖家中仆人,很多事情他们要自己动手。小小年纪的冯洪志已经学会了给自己缝补衣服,洗衣做饭,甚至还学了盖房子、耕地等等。

12岁那年,冯洪志跟着自己的二姐一起前往德国留学。

不过,他学的专业却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很多人都认为,冯玉祥会刻意把自己这个儿子培养成一个政治家,或是军事家,但冯洪志去读的却是机械工程学院。

冯洪志一辈子对政治方面的事情实在不感兴趣,他也知道,自己也不像父亲那样有军事方面的天分,他最感兴趣的是工业机械。

他这个爱好,其实也恰恰是当时中国所需要的,为了挽救国家,许多人都在兴办实业,如果能够学来德国先进的技术,用来报效祖国,那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冯玉祥对于儿子的志向非常了解,他没有阻拦,反而十分支持。

他并不希望儿子卷入过多复杂的政治斗争,如果儿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机械工程学家,那也是冯玉祥想要看到的。

于是,冯洪志开始了在德国漫长的留学生涯。在欧洲,他待了十多年。

报国之志

这个时间实在太过漫长了,不过,对那个年代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其实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微,实在不能够提供很好的教育条件。

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往往是从小就把孩子送去留学,等成年之后,完成学业再回国来,冯玉祥当时的计划也是这样的。

在德国,冯洪志一直都是班里最努力的学生。

他知道,自己和这些德国同学不同,他心里惦记那个沦陷在战火之中的中国,祖国需要他,他多学一点,将来就能够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

他这样勤奋学习的态度,反而让他招来了不少嘲讽,那些德国同学并不理解他为何如此努力,而且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在欧洲毫无地位。

经常有同学恶作剧,指着冯洪志的背后,问他怎么不留辫子了?

面对这些嘲讽,冯洪志非常的愤怒,可是又无能为力。

他知道,这一切背后最深层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实在太过弱小,一个穷国、弱国,它的国民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想要改变这一切,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让国家强大起来。

冯洪志(左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1941年,冯洪志的学业眼看就要完成了。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断了冯洪志的学业。

那一年,中国和德国断交了,而原因也显而易见,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希望和法西斯为伍。

学业不能继续,这让冯洪志感到非常可惜,不过他并没有抱怨,他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所以,他很快收拾好行李回到国内。

时隔多年,他又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多年不见,冯玉祥老了很多,压力也比过去更大。

之前,国内的局面是军阀混战,但那好歹还是自己人之间的事情,现在面临的,却是日本人的侵略。如果真的让日本得逞,那中国就要灭亡了,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冯玉祥是一个爱国将领,所以,他拼尽自己的一切,希望能够抵御日寇。

冯洪志回国的那段时间,冯玉祥正在积极地准备献金救国运动,在各地发表演讲。

父亲对国家的一片热情,深深地感动了冯洪志,他开始跟在父亲的身后,协助父亲处理那些复杂的工作,帮助父亲筹措钱粮送到前线。

那是他最繁忙、最紧张的一段日子,但却也是最宝贵的回忆。

那段时间,全国人民空前的团结,都只为了一个目标——收复河山。

赴美留学

又过了一段日子,冯玉祥这边有了更多的帮手,冯洪志也就出去开始自己找工作。

很快,他就成为了中国兴业公司的机械工程师。

众人不解,大家以为他既然已经帮助冯玉祥处理了许多工作,那就应该借着这个机会踏入政坛,飞黄腾达。

但如果这样想的话,也太低估了冯洪志的境界。他从来不是贪恋权势的人,如果他因为眼前的诱惑,就借助父亲的力量踏入政坛的话,那就辜负了他过去十几年的努力。

他在德国如此废寝忘食地学习,不就是为了今天吗?所以,他选择成为了一名机械工程师。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冯洪志做机械工程师,能够将他的优点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在外界战火的纷扰之中,冯洪志拼命钻研着,希望能为国家制造出更多的工业流水线。

这样忙碌的日子又持续到了1945年,这一年,日本终于投降了。

这一天,所有人都盼了太久太久了。不过,现在冯洪志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去向,美国那边的大学已经给他发了邀请,是的,在阔别校园多年之后,他又要回去学习了。

而这一次他学习的方向是物理,当时,冯洪志天真地认为,日本既然投降,那么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中国会进入一个高速建设的阶段,那个时候,物理科学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他决定到物理最发达的美国去,等学成归来,投入国家建设。

可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玩笑,1945年,人们迎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新一轮的战争。

当然,那时候冯洪志不能够预知未来,他怀着满心的期待和父亲道别。冯玉祥心里却比儿子沉重得多,因为,作为一个历经风雨的人物,冯玉祥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并不会太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洪志在美国的报纸上看到了内战爆发的消息,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行为,他倍感愤怒。

过去,论关系,冯洪志还会管蒋介石叫一声伯父,他和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关系一向不错,是老朋友,两个人之间常常有书信往来。

可内战爆发之后,冯洪志和蒋经国之间也变得有些尴尬了。

他意识到,自己的朋友已经变了,多年之前,蒋经国也曾经是个热血青年,可现在,他和他的父亲一样,眼里只能看得见权势。

冯洪志始终想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变化呢?难道,权力真的如此诱人?

冯洪志只能继续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并祈祷和平的到来。

蒋经国

世事无常

冯洪志在美国的学习非常成功,教授们十分欣赏他,物理学界也渐渐听说了这个年轻科学家的名字,他很有希望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可就在学业顺利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来了。

1948年,冯玉祥受邀回国参与第一届全国政治会议。

可没想到,就在他坐船回国的途中,轮船忽然失事,冯玉祥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死去了。

父亲的离去让冯洪志大受打击,多年来,父亲一直都是冯洪志心中的依靠,尽管父亲对他一直很严厉,可是他从来没有怨恨过父亲。

他知道,父亲是为了自己好,这么多孩子里,父亲最疼爱他,最看重他,对他的期望最高,可现在,他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父亲却先一步的离去。

冯洪志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并最终拿到了两所美国高校的博士学位。

这个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了,这个消息让冯洪志非常的高兴。

他知道,这一次不会再有战争了,中国有了一个真正为人民着想的政府,他也终于到了回去报效祖国的时候,可是命运的玩笑还没有结束。

当他向美国当局提交申请的时候,收到的却是一连串的质疑。

美国人问他:为什么要回中国去?难道想要泄露美国实验室相关的机密吗?

冯洪志完全没想过这么刁钻的问题,他觉得,自己作为中国公民,回到中国去是合情合理的,美国有什么理由阻拦自己呢?

但对美国来说,他们不愿意放任何一个中国科学家回国,尤其冯洪志当时已经在业内很有地位,还参与过美国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美国更不会放他回去了。

只要美国不松口,冯洪志永远也不可能坐上前往中国的轮船。

冯洪志的内心非常焦虑,他一次又一次地提出申请,希望美国正视自己的诉求。

可是事实证明,美国人的厚颜无耻程度早就已经超过了冯洪志的想象,他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理由阻挡冯洪志回国的脚步。

实在找不到理由了,也可以直接派两个特务过来,把冯洪志看管起来。

冯洪志只是一个科学家,他没有能力去对抗整个美国政府的胁迫。

又过了一段时间,美国人使出了更狠的招数,他们直接吊销了冯洪志的科研执照。

因为这个缘故,冯洪志丢掉了在科研室的工作,成了个无业游民。没有执照,他在任何一家科研所都找不到工作,也根本没有人敢冒着得罪美国政府的风险接收他。

美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逼着冯洪志屈服,让他放弃回国的念头。

同时,美国政府又专门派人来告诉他,只要他现在点个头,立刻就能够获得美国国籍,他过去所拥有的一切待遇也都会还给他。

冯洪志并没有选择屈服,他找了一家工厂 当起了流水线工人,以此来养家糊口。

美国人以为他坚持不了多久,可是他足足坚持了三四年。

直到美国人坚持不下去了,他们离不开这样一个科学家,所以只好又推翻过去的说法,老老实实地把冯洪志请了回来。当然,研究可以继续做,想要回中国,却永远不可能。

无可奈何之下,冯洪志只能暂时认命,他在美国一待就是将近40年,

回国后的冯洪志

矢志不渝

直到80年代,中国政府亲自发出了邀请,冯洪志才有了一次回国探望的机会。

此时的冯洪志早已经白发苍苍,他的生活发生了许多改变。

一方面他的科研成绩依旧耀眼,另一方面,他也开起了自己的公司,他的公司名字叫做“泰山”,是为了纪念葬在泰山的冯玉祥将军。

他本想借着这次机会直接回到国内定居,但是,邓小平的一番话却让他改变了想法。

原来,邓小平对他提出,他留在国外,对两件事情有好处:一个是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另外一个就是两岸的统一。

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需要科研技术的支持,冯洪志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人脉广阔,可以给国内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双方合作,互利共赢。

而两岸统一,就要说回冯洪志和蒋经国之间的朋友关系了。虽然他们一度闹得很尴尬,但朋友终归是朋友,蒋经国也时不时地会提起自己的这位故人。

而且,冯玉祥先生是国民党的元老,冯洪志作为冯玉祥的儿子,在台湾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如果冯洪志能够公开站出来呼吁两岸统一,那么说不定可以打动蒋经国,让他尽早地将开放两岸探亲通道,把推进统一提上日程。

冯洪志在美国,也可以和国内合作,同时也更方便和蒋经国之间进行联系。

这是邓小平委任给冯洪志的大任务。

冯洪志没有考虑太久,便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

事实证明,邓公的决策非常正确,在冯洪志的努力之下,两岸之间支持统一的声音越来越多,四个现代化建设也离不开冯洪志的贡献。

多年之后,他终于兑现了在父亲面前许下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