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7日晚20:00,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所长张苏华,以及入选创新案例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张强医生集团、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等机构负责人将出席【看医界-医管会客厅】《上海社会办医管理创新与发展》新书发布线上圆桌论坛,共同就管理创新与实践进行探讨。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近年来,上海致力于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在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上,一方面推进优质公立医疗资源均衡落子各区,另一方面,在促进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以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为例,其中明确提及鼓励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加快新虹桥、浦东国际、枫林、思南等医学园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推进健康保险和医疗支付与国际接轨。

据了解,2020年9月,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了首批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一共有10家试点机构和10家种子培育机构,都是社会办医疗机构。

回顾十年时间里,上海的社会办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办医规模上来说,十年前,与全国情况类似,上海社会办医的特点也是偏“小、散、乱”,但近年来,上海社会办医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从小型化到规模化、集团化,一般专科到特色专科、综合,从低技术到高技术,普通服务到高端个性化服务,大量专业化服务机构出现,涌现出一批高水平、高口碑民营医院。

从医疗人才晋升方面来看,在一些省份的社会医疗机构管理层还在呼吁公私医疗机构职称晋升同等待遇时,上海这方面的政策已早有突破,社会办医机构人员职称晋升没有障碍,同时,上海还实现了社会医疗机构专家进入高评委“零”的突破。

上海的社会办医,其典型特色之一是医生办医,以冬雷脑科医院为例,这是一家典型的专家办医机构,切入高水平、高技术壁垒专科。

从政策方面看,据了解,近年来,上海不断出台支持社会办医的利好政策,在“社会办医28条”、“健康服务业50条”、“社会办医新政22条”等政策的助力下,上海社会办医正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无论是医生办医,还是大型产业资本办医,都离不开“规范”、“自律”,在规范医疗机构执业方面,早在2012年,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就率先推进了医疗机构星级评价,对社会办医的社会信用和服务能力进行评价,这一举动也从上海的探索,推进到了全国层面——2020年,上海“星级评审”和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国家行业评价(服务能力评价和信用评价)并轨,上海经验推广到了全国。

社会办医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管理方面如何创新?在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努力下,《上海社会办医管理创新与发展》日前正式出版,荟萃上海19家品牌社会办医疗机构近十年来的管理创新与发展经验,甫一问世,就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

为更好探讨社会办医的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经验,9月27日晚20:00,本书主编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所长张苏华,以及入选创新案例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张强医生集团、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等机构负责人将出席【看医界-医管会客厅】《上海社会办医管理创新与发展》新书发布线上圆桌论坛,共同就管理创新与实践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