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在古装剧听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么一句提醒人们防火的话,那么,要是真的着火了,古人又是怎么应对的呢?当时有专门救火的“消防员”吗?

古人防火的意识相当强

由于我国古代的建筑大多以木质为主,碰到点火就容易酿成“屋毁人亡”的大祸,所以古人养成了极为强的防火意识。比如在《礼记》中就有这么一句“执烛不让,不辞,不歌”,意思是如果你手中举着火把,就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跟旁人打招呼、说话、唱歌,以免让手中的火殃及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朝的时候,就设置了一个叫“司烜”的官职,来负责管“火”的事情。而由于春天容易引发火灾,所以这个司烜要在春天的第二个月里“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敲锣打鼓地提醒国人注意防火。

而更有意思的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极为害怕引发火灾,所以就有人干脆在天干物燥的时节不生火做饭,而改吃生冷的食物。

此外,古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就将防火的意识融入其中。比如后周在改造开封的时候,就专门规划了一条“火巷”,用以在火灾发生时隔离火势,疏散群众。

宋代开始有了专职“消防员”

虽然古人防火意识极强,但也不可避免会出那么几次天灾人祸引发的火灾,也因此,一支专门负责灭火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在历史的演进中渐渐成型了。

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执金吾”的官职,兼着防火的差事,而有意思的是,因为执金吾出行经常是“车骑甚盛”,所以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还曾羡慕过这个差事,放下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的豪言。可见,要是刘秀不当皇帝,没准还真的会成为一名兼职消防的“执金吾”呢。

唐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叫“武侯铺”的机构,虽然和汉代的“执金吾”一样也只是兼着防火的差事,但人家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消防设备,比如用于灭火的水袋。在唐朝文献《通典》中就有关于水袋的记载:“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说这个水袋里面插着一根竹筒,可以控制水流的方向,从而有效灭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宋朝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专职的“消防员”了。在吸取了前朝的经验下,宋朝有了专门的救火机构——“潜火铺”。据相关史料记载,为了能在火情出现时迅速赶到现场处置,潜火铺不仅设置了多座用以观察火情的“望火楼”,而且将其成员以五人一组的形式遍撒城内。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开封城基本上每三百步就有一个潜火铺。

古人灭火的工具很齐全

相较于今人的灭火工具,古人也毫不逊色。除了上述提到的唐代“水袋”,还有“唧筒”。这是一种外表像水枪,实际上是一个能够上下伸缩的套筒,在筒里装水,挤压细竹筒,利用压强的原理,不仅能将水喷出来,而且相当激流,很适合远程灭火。

后来,唧筒获得改进,附加支架、横梁等等构件,成为类似于今天消防车的简单的机械装置。而这种唧筒,射程可达十几米,可谓是很好的灭火利器。

此外,宋代的潜火兵们除了水桶、绳子、斧锯之类的常规灭火器具,更是装备了云梯这样一个用于高层灭火的工具,可以说装备是相当齐全。

其实,无论是逐步演进的消防机构还是在实践中不断发明的灭火利器,都体现了古人超强的防火意识,正是”建业千日功,火烧当日穷“,对于火,真的一点马虎不得。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兜汤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