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全球主要军事大国都在研究俄乌战场,毕竟从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到俄乌开战前,大国参与的战争都有太明显的不对称性,比如美国打伊拉克,或者规模太小,不能体现大国对抗的样式,比如在阿富汗等地消磨美军的治安战。俄乌这种大规模的硬碰硬的战争,虽然不能说全面体现现代化要素,但是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不同的研究团队,从各自视角都可以各取所需。

美国海军陆战队近来研究的,是乌军在特种作战方面的表现,而且给了乌军特种作战力量很高的评价。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卫·伯杰(David Berger)将军曾经制定了一个名为“2030年部队设计方案”的概念,目标将海军陆战队重新塑造成为一支能够在大国对抗的激烈背景,具体说是在中国的火力之下,可以提前出部署的分布式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说到分布式,那很容易想到,伯杰的构想,还是从分布式杀伤力链的理论上发展出来,让海军陆战队的远程火力单元,前出的情报侦察单位在战场上撒开,避免集中部署导致被对手一锅端,还要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指挥信息网络,实现目标数据和火力分配的高度共享。

也就是说,不再是以前我们理解的抢滩登陆,打成硫磺岛那个样子。

美国海军陆战队提到乌军的表现时认为,乌军的指挥体系不错,给了执行侦查、战场监视、反监视任务的小分队足够并且灵活的指挥权限,小分队的指挥人员有足够素养、经验来做出决定,不需要通过上级详细的指导,从而高效向乌军炮兵提供战场上的目标信息。

这其实也是美军分布式建设想要的,当然美国海军陆战队追求的是为远程导弹指示目标。美军认为,俄罗斯部队在高度严格的指挥等级制度下,必须等待上级总部的指示,使他们无法对战斗动态做出快速反应。

这一点确实是俄罗斯军队自二战以来就有的问题,当年苏联红军担心大兵团作战出现混乱,所以基层指挥员的权限就很少。

另外,美军认为乌军能够适应战场,而不是拘泥于原有作战计划,不是死背书本。这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也一直强调的思维敏捷性。说得专业点,就是乌军保证了从侦察、目标信息分发、决策,一直到火力分配,整个杀伤链的高效率,俄军缺乏大纵深前出侦察的能力,指挥偏僵化,吃亏吃在杀伤链的完整性和效率上了。

其实,很多网友对美军这个评价,应该是不服气的,第一,美国所表扬的这些战场灵活性,主动性,思维敏捷性,其实当然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都充分展示过。俄军特种作战力量在战场上也不是没有出色战果,也用通过伏击手段,给乌军特种部队造成很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我们也要更深层次分析一下我们自己当年的经验,和现在我们面对的情况。

比如从朝鲜战场到1979,我们的部队能够有很好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或者说思维敏捷性,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能让基层部队理解上级战役决心,了解自己所执行任务的意义,类似现在企业管理所说的,各个层级的关键绩效指标分配特别好。另一方面是当时我们的通信技术手段有限,真打起来联系不上上级,必须自己有能力灵活处置,不能干等着。

现在我们技术发展起来了,但是咱们部队在演习中反而出现了基层指挥官遇到情况太多依赖上级指示的问题。这个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如何在信息化扁平化的指挥体系下,进行合理的指挥权分配,把科技进步和优秀传统结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