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能的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一生热爱和平,二战之后一直致力于反纳粹、反对核武器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曾两次受邀来中国,但最终都未成功

北大两次邀请遭到拒绝

纵观爱因斯坦的一生,他到达亚洲的次数屈指可数,也从未正式访问中国,但其实在二十世纪初,北京大学两次邀请爱因斯坦来中国,只是都失败了。

1920年,教育部次长袁观澜代表北京大学向爱因斯坦发出邀请,希望他来中国讲学。

当时爱因斯坦的国际影响力很大,而中国正处于社会形态的转变期,若能让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来中国访问,势必也能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但是爱因斯坦以路途遥远不方便为由拒绝了这次的邀请。

第二年也就是1921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代表中国去德国访问,再次邀请爱因斯坦来中国。

1921年是爱因斯坦学术成就发光发热的一年,这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遗憾的是这次爱因斯坦还是没有正式接受邀请,他虽然表达了愿意来访的想法,但是当时战火纷飞的亚洲实在算不得一个好去处,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

蔡元培离开德国后,委托当时留学柏林的北大教员朱家骅代表北大继续与爱因斯坦商讨来中国的事宜,经过多次讨论,爱因斯坦终于答应访问美国后将去中国。

然而与中国学者们预想的不同,爱因斯坦数周之后来到亚洲,第一站竟然是日本

这件事情令所有人都很愤怒,朱家骅甚至直接写信质问爱因斯坦为何出尔反尔,爱因斯坦的答复着实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因为北大给出的酬金与日本相差甚远,中国的条件也远不如日本,也许他在访问日本期间,能抽出半个月的时间到中国看看。

最后他说,如果北大能够每个月支付一千美元作为劳酬,并承担他和夫人在中国产生的一切费用,他将去北大演讲两周。

北大当时根本拿不出这一笔费用,蔡元培多方求助,最后找到梁启超,梁启超爽快地同意支付爱因斯坦的大部分费用,于是这次访华事宜基本“敲定”,年底爱因斯坦将来北大演讲。

两次路过上海却不入中国

爱因斯坦名义上没有来过中国,但是其实两次都经过上海,却没能到中国正式来访。

其中的原因当然也不仅是因为“钱不到位”,还有一些理解上的偏差。

1922年爱因斯坦抵达上海,本已经决定七星期之后去中国演讲,当天斐思德夫妇热情地接待了他,斐思德夫人是爱因斯坦好友狄波拉的女儿,他们邀请爱因斯坦做演讲和报告。

可是他们说了很多,却绝口未提爱因斯坦最关心的酬劳问题,当时蔡元培找了不少人游说爱因斯坦来中国讲学,因此爱因斯坦恐怕也觉得斐思德夫妇代表着蔡元培。

中国当时战乱不断,爱因斯坦默认了北大拿不出这笔钱,因此直接去了日本,停留了几天便离开了。

爱因斯坦一生从此再未踏入过亚洲。

而他在日本的前后四十多天里,引起了挺大的轰动,爱因斯坦作为举世罕见的天才物理学家,他的思想以及科研方法对当时的日本来说弥足珍贵,获得了热烈欢迎。

日本物理学界对这次来访也颇为重视,为爱因斯坦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甚至引发了一段时间的“爱因斯坦效应”,从中受益颇多。

科学家的道歉

爱因斯坦回到德国之后,曾给蔡元培寄去一封道歉信,在信中他表达了对中国和北大的歉意。

他表示,自己本已经决定访问中国,但是,在日本停留的五个星期间都没有收到北大的正式回复,他想大概北大实在无法履行酬金上的允诺,却又不好询问,因此只好把空闲时间都留在日本。

不过的确如此,当时筹钱已经非常艰难,蔡元培与爱因斯坦的约定其实也只是“口头之约”,没能确定明确的时间。

在此之前,国内从未有过这样的科学巨人来访,因此很多做法的确有不到位之处

而爱因斯坦本人过于担心酬金问题,在没收到北大的回复之前就认定了北大拿不出这些钱,时间到了就自行返回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阴差阳错”使得爱因斯坦的访华计划一生都未能实现,北大的满心期待也落了个空,这着实是充满遗憾。

但其实,一直以来对爱因斯坦为何没有如期到达中国有许多不同的猜测,也有人认为是日本人从中作梗,但是并没有有力的证据。

一百年过去,当时到底是什么原因已经无法再追溯,爱因斯坦自己的想法我们也不得而知,这段历史也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是偶尔被人们记起。

总结

尽管爱因斯坦没能访华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是中国人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如一盏明灯永不熄灭。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如钱学森、邓稼先、黄昆、钱三强等著名的物理学家,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出非凡力量。

那年国力衰微,中国不能在世界站稳脚跟,连请学者前来访问困难重重,而现在中国已经逐步向科技强国迈进,努力夯实基础科学事业,在世界上也终于有了一席之地,在未来也必将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