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雄”交响曲最后一个音符落地,观众掌声不绝,指挥家拉斐尔·富吕伯格-德-勃格斯执棒德国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数度返场……1998年10月13日,人民大会堂,那个艺术之夜,太多人无眠。北京国际音乐节,莺啼初试,走过25年文化求索之路,岁月淬炼,芳华待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名家名团纷至沓来、到“中国概念”首度提出;从重磅歌剧连续上演、到委约创作蔚然大观;从全新舞台理念多元实践、到时尚地标完美融合……25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踔厉奋发,守正创新,搭建起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平台。理想的种子,根植于北京这座城市,破土、展叶、飞花、结果……

迈入新时代,首都北京踏上新征程新起点,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愈发凸显。北京国际音乐节将继续秉承“艺术至上”的宗旨与理念,践行初心使命之诚、理想信念之坚、使命担当之重,助力“大戏看北京”新名片打造,为首都文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贡献己力。

Creative Agency 创意代理商:LxU以乘

Sound Design 音乐制作:两万里

荣光回望

《千里江山》致敬历史献礼新时代

9月21日,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启皓北京中心举办媒体见面会,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树荣主持,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以及艺术家、赞助企业、音乐节合作伙伴、各大媒体机构代表齐聚。现场,余隆宣布因新冠疫情影响,第25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延期举办。

虽然各项演出活动无法在今秋与观众见面,但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庆祝与纪念华章仍将奏响。9月24日,保利剧院,余隆将携手中国爱乐乐团,与笙演奏家吴彤、琵琶演奏家赵聪、二胡演奏家陆轶文、钢琴演奏家贺茗、女高音歌唱家方琼、竹笛演奏家戴亚,共同呈现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领衔23支交响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赵麟创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

指挥家 余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爱乐乐团

笙演奏家 吴彤

琵琶演奏家 赵聪

二胡演奏家 陆轶文

钢琴演奏家 贺茗

女高音歌唱家 方琼

竹笛演奏家 戴亚

▲按乐章顺序排列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倡导和提出创意。这部作品取材自中国宋代青绿设色山水画作《千里江山图》,以交响乐的方式展现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之美,展现千里江山的壮丽景象。在音乐和绘画间建立诗意与浪漫的关联。深入中国传统美学的底层逻辑,用现代人熟悉的音乐语言进行完整诠释,《千里江山》是一部串联古今,联结中国与世界的交响诗篇。

在余隆看来,用这部作品致敬北京国际音乐节二十五周年荣光历程有着特殊意义,“北京国际音乐节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古典音乐节,音乐节的成立对中国古典音乐事业而言是一座里程碑。新作《千里江山》是一部致敬历史、献礼新时代的作品,不但是向北京国际音乐节的25周年致敬,更是音乐节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向中国古典音乐事业蓬勃发展的25年致敬。”

国际互动亦将鸣锣。9月28日,由亚洲协会特别举办的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专场活动将在纽约举办,音乐大师伯恩斯坦的女儿杰米·伯恩斯坦,周龙、杜韵、周天等华裔作曲家以及音乐评论家肯·史密斯,将以对谈的形式回顾北京国际音乐节在链接中国与世界,促进音乐文化交流的卓越贡献。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将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10月27日 第十三届BMF

歌剧《白蛇传》亚洲首演

2019年10月18、19日 第22届BMF

《天使之骨》——普利策之星杜韵歌剧作品

本次论坛嘉宾都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有着密切合作,杰米·伯恩斯坦曾多次到访音乐节,策划并参与演出、公益教育活动。周龙和杜韵的歌剧代表作《白蛇传》和《天使之骨》先后斩获普利策音乐奖,其中《白蛇传》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波士顿歌剧院共同委约,《天使之骨》则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完成中国内地的首演。与此同时,杜韵和周天还共同获得了2019年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的荣誉。

杜韵和周天获得2019年第二十二届的“年度艺术家”

理想破土

从北京到世界的光荣与梦想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创立,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25年前,回国后的指挥家余隆,强烈感受到古典音乐文化在中国拥有巨大发展空间,他觉得北京这个全国文化中心,应该有一个专业化、国际化的一流音乐节,于是便开始着手筹备,开启了这段后来被媒体形容为“在沙漠里盖房子”的历程。

1998年3月,经原文化部和北京市正式批复,首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始启动运转,余隆出任艺术总监。建立之初,团队不超过十人,从总体筹划、节目安排、对外联络、政府联系、赞助拓展、媒体公关、合同签订、演出执行等诸多方面摸索前行……

1998年,余隆在发布会上讲述音乐节标志

1998年10月,北京国际音乐节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事业启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化、国际化、职业化的古典音乐节,这里是中国观众与世界级名团、名家、名曲邂逅的艺术殿堂,也是中国艺术家、中国音乐作品走向世界的广阔舞台。

走过了25年,北京国际音乐节这座“房子”不但垒砌建成、而且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地标。

视野跃升

首创“作品委约” 首倡“中国概念”

雄关漫道,万事行难。从第一届平地起楼、春芽破土,到紧随几届千钧势压、斗霜傲雪,坚持、坚守、坚韧,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奋进的关键词。

“大概从第五届开始,伴随我们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首都北京多维影响力不断提升,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在逐年成长、发展、壮大,视野不断纵深,格局不断拓展。”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树荣如此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1日通气会现场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张树荣

与此同时,北京国际音乐节内生动力愈加显现,于2001年率先在中国建立“作品委约体系”,成为与世界深度接轨的标志之一。

2001年10月21日 第四届BMF

美国当代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大提琴协奏曲》

世界首演

委约作曲大师菲利普·格拉斯创作《大提琴协奏曲》,这是中国艺术机构以国际标准和模式与世界乐坛实现交流的新一步。迄今为止,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委约名录已有22部作品,委约对象包括潘德列茨基、陈银淑、霍华德·肖、亚伦·齐格曼、谭盾、叶小纲、陈其钢、郭文景、周龙等国内外作曲大家。从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到广阔的世界舞台,以普利策音乐奖为标志,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委约体系获得了作曲家们的积极响应,更赢得了来自世界的尊重与认可。

2002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率先提出“中国概念”。从民族音乐作品专场到传统戏剧戏曲的上演,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瑰宝。在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音乐多样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将中国概念与建立委约体系、“中国歌剧回家”等创新策划相结合,北京国际音乐节作为新作品走向世界的起点,鼓励和激发中国当代音乐家的创作,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用作品展现出现代、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形象。

2003年10月19日、20日 第6届BMF

中国当代歌剧之夜《夜宴》

2004年10月21-23日 第7届BMF

昆剧《牡丹亭》

2017年10月29日 第20届BMF 闭幕式

陈其钢《悲喜同源》

2018年10月12日 第21届BMF 开幕式

新国剧《霸王别姬》

2018年10月26日 第21届BMF 闭幕式

赵麟《琵琶、大提琴与管弦乐队协奏曲“逍遥游”》

交响诗《九歌》、琵琶和大提琴协奏曲《逍遥游》等一大批高水平委约原创作品通过音乐节实现中国首演、世界首演,昆曲《牡丹亭》、京剧《杨门女将》等传统名剧经过创新改编,展现出震撼的视听感受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一首首原创、一次次首演、一部部巨制,推动北京国际音乐节实现了从“集散地”到“孵化器”、从“中国风格”到“中国概念”的双重转型。

行业引领

展现世界演艺舞台前沿新景象

与世界旋律同频共振,以国际视野、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对接世界舞台最前沿,引领中国演艺新潮流,这是北京国际音乐节25年来孜孜以求的艺术情怀与使命初心

从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始,上演内容、风格丰富的歌剧作品,为观众展现歌剧艺术的多样魅力,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进行节目策划的原则。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歌剧演出致力于传颂经典,吸引更多观众走近歌剧、感受歌剧、了解歌剧,用最耳熟能详的旋律培养观众基础。

2005年10月23、26、29日和11月1日 第8届BMF 理查德·瓦格纳乐剧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中国首演

此后,北京国际音乐节通过“德奥巨制”树立国内歌剧艺术专业化的标杆,从《尼伯龙根的指环》在国内首次完整上演的轰动性文化事件,到上演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代表性歌剧作品,北京国际音乐节以一次又一次“国内首演”填补着歌剧迷的观演空白。24届的过往历程中,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上演了56部歌剧作品,彰显出音乐节 “艺术至上”的理念。其中有36部作品以“国内首演”形式与观众见面。

2002年10月29日/30日 第5届BMF

现代歌剧经典《璐璐》

现代歌剧也在北京国际音乐节获得了充分的关注,从2002年贝尔格歌剧《璐璐》在音乐节完成亚洲首演开始,从引发社会深思的普利策音乐奖获奖作品,到不断打破传统观演模式的浸没式歌剧,从二十世纪的名家名作,到青年作曲家的最新创作,各类现代歌剧、剧场作品在音乐节不断刷新观众对“新”的印象,北京国际音乐节凭借独特视角,为中国观众展现着世界歌剧舞台的最前沿景象。

精神培沃

推动文化创新 赋能美好新生活

青树缀新花,创新是文艺生命的基因密码。北京国际音乐节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艺术生产、运营模式、传播推广创新,不断打开传播古典音乐文化的新思路,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

199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观众走进音乐厅的新起点;2010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又成为了古典音乐走出音乐厅的新起点。走进城市空间,将音乐融入生活,从三里屯到国贸,从长城脚下到紫禁之巅,音乐节的足迹遍布北京的城市地标,让音符响彻古老又现代的北京,让古典音乐在年轻观众群体中产生共鸣,让古典音乐成为都市文艺生活的新时尚。

北京国际音乐节始终高度重视对青年音乐人才的挖掘与培养。25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成为了中国青年音乐家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重要舞台,迈向世界舞台的第一步。2017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更是设立“青年音乐家奖”,以授奖的方式进一步激励青年人才。2018年,余隆先生将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的接力棒交接到邹爽女士手中,为青年音乐人才提供平台的宗旨由台前交接到幕后,为中国古典音乐事业造血的目标有了更广阔的空间。2020年以来,北京国际音乐节为青年音乐家提供的舞台不断升级,最顶级的舞台汇聚业内外的期待目光,更自由的策划彰显青年音乐家的无限创造力。

青年音乐家奖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指引下,日益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北京国际音乐节,作为其中一份子,折射着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与发展。亦如余隆所言,“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全世界都在透过北京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各项事业。北京还是全国文化中心,有太多热爱艺术的市民。我希望通过职业化的运作,让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中国艺术界的典范。”

在过去的几年中,音乐节和全世界各大文化机构一样经历了不寻常的时期,用不同的方式让音乐不停息,创新开拓线上线下的连结方式将音乐家,乐迷和更多新年龄段的 观众带入音乐殿堂。

回望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卓越成就,在今天这个历史节点上我们兴奋地迎来一个全新的起点,这是一个属于世界⻘年新一代的开始,一个年轻人聚焦的世界音乐舞台。

我们将全方位的鼓励新作品, 在这里我们会不断看到最新的面孔, 感受到最独特的音乐体验。我们的理念是将艺术做到极致, 超越文化和边界,与世界互动,重启不久的将来。

我们将既坚定不移地秉持古典音乐现场之珍贵,从庄重的仪式感到进入城市生活每一个空间,让音乐链接内心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让音乐继续它的使命,与世界连接。

我们也热烈迎接一个多维度时代的到来,支持和鼓励科技与音乐创意的结合,为中国的音乐创作创造出新的与世界接轨的创作语境,迎接一个更加精彩的未来世界。

借此愿景,我们已启动多项与国际机构深度共创的机制,合并中⻄方理念,让中国和世界的音乐家,艺术家从理念到落地与国际脚步如会贯通的并行。是的,并行的时代已经开始。通过发掘和激发⻘年人的创作可能性,我们将重新定义出属于未来的音乐语境,和全世界的观众一起定义音乐,也用音乐重新定义 我们未来的生活。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

交流互鉴

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北京是世界看中国的首要窗口,更是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这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独特地域文化传承、多彩多元文化交融的大国首都,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吸引和融合着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这里相遇相知、共同繁荣。

立足北京、放眼中国、呼应世界,北京国际音乐节创立迄今,始终肩负与世界接轨、为文化交流提供平台的责任,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示范引领、担当作为,通过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让中国观众更好地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之前,对国内观众而言,观看一场世界级音乐会堪称奢侈。而今,在北京,与世界顶级音乐家、演出团体近距离接触,已是家常便饭。同时,中国逐渐成为各国艺术巡演必经之路。25年来,阿格里奇、麦斯基、艾萨克·斯特恩、潘德列茨基、霍格伍德等音乐大师,柏林爱乐乐团、纽约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等艺术名团,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座上宾。

做音乐节,搞文化事业,功非朝夕,既应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当前,世界文化艺术行业艰难复苏,疫情暂时阻隔了海外优质艺术资源的内外交流,北京国际音乐节主动适应文化消费的新方式、大众审美的新需求和观众欣赏的新习惯,努力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与世界音乐界朋友圈保持密切联络,蓄势重启。

笃行不怠,久久为功;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余隆感言

今天,正式向大家宣布,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延期举办。我相信观众朋友、参演艺术家,包括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虽然会感到遗憾,但应该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这个决定。最近一段时间,音乐节的整个团队都在紧急地沟通、协调,我们也审慎地评估了各种调整方案,最终还是决定,选择最稳妥、最合理也是最大限度确保艺术质量的方案。请大家相信,没有人比我和音乐节的策划团队更希望与大家如约在金秋相聚。热爱艺术的人,永远热爱生活,永远相信未来,我也可以向大家承诺,明年一定会带给大家加倍的精彩。

虽然音乐节无法在今秋与观众见面,但历经四分之一世纪光辉历程的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庆祝与宣传纪念活动仍将继续。

人们常用“白驹过隙”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这样的表述在年轻人看来是不会有感觉的,只有当一些事物、一些数字真的提醒着我们,时间已经过去很久的时候,才会驻足回首、感慨万千。今天在座的大部分都是音乐节的老朋友,所以首先请允许我发一点感慨。

1997年,我33岁,结束了在德国的留学、回到北京。可以说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无知无畏”,就是想要做一些事情,在我熟悉和喜爱的音乐领域,尝试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于是就和几位朋友在饭桌上尽情畅想着对未来的憧憬,当时的一个念头就是:有没有可能,在北京这个全国文化中心,办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音乐节?1998年3月,一份关于创办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仅有3页的创意报告,得到了当时的文化部和北京市主管部门的批复,随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98年的10月,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举办。

筹备第一届音乐节的很多细节,包括策划项目、邀约艺术家、签订合同、敲定场地,甚至是安排各个艺术团体的食宿、接待,现在在我的脑海里还清晰得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一转眼,竟然已经是将近25年前的事情了。我从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指挥,变成了一个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指挥家和艺术管理者。我觉得,说自己把人生中最美好、最精彩的25年献给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应该不算夸张,同时我也由衷地认为,有音乐节陪伴的25年,是非常幸福的。

这25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初心不改,坚持用最高的艺术标准、最职业化的运营机制、最前瞻性的艺术理念,搭建东西方音乐、乃至中外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可以说在全方位引领行业、开风气之先。

我们邀请阿格里奇、斯特恩、巴伦博伊姆这样的艺术大师和柏林爱乐、纽约爱乐、巴黎管弦乐团等等顶尖艺术团体造访北京,实现了无数乐迷近距离感受这些、以往只能在唱片中听到的艺术家舞台风采的机会。

2005年,我们实现了瓦格纳的鸿篇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中国的历史性首演,还上演了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贝尔格、肖斯塔科维奇的多部歌剧杰作,填补了中国歌剧舞台的空白。

2001年,音乐节首次开启“委约模式”,至今已有超过20部委约作品在音乐节上演。我们坚持认为一个艺术机构有责任推动和助力当代音乐创作,让古典音乐艺术时刻与当下同频共振,潘德列茨基、菲利普·格拉斯、谭盾、陈其钢等中外作曲家们的精彩创作,为音乐节增添了最独特的艺术风采。音乐节委约作曲家周龙创作的歌剧《白蛇传》更是获得了普利策音乐奖,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创造了华人音乐家的历史。

2002年,音乐节首度提出“中国概念”,二十年来坚持不懈地用音乐这门跨越国界的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让世界聆听中国、了解中国。我们为黄自、丁善德、谭盾、叶小纲、陈其钢、郭文景、邹野等杰出的中国作曲家举办音乐专场,告诉所有的观众,要珍视我们自己的、我们身边的音乐大师。同时对于民乐、戏曲、少数民族音乐等等中国音乐形式,都进行了富有创造力地展现和推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直以来,我个人和音乐节都在坚持传递一个理念,那就是“音乐节,不是单纯的汇演,不是简单地把许多台演出集中在一个时间段里”,它一定要有自己的理念,要有明确的主题,所以才有了2011年演出音乐家马勒的全部交响曲,以及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仍然隆重纪念贝多芬的一系列策划,更产生了2016年以来,我们在三里屯进行的、以“新锐单元”版块为代表的一系列前沿舞台创新与探索,包括浸没式歌剧、虚拟现实歌剧、迷你歌剧和声乐剧场等等。只有不断尝试、勇于创新,拒绝自我重复,同时坚持艺术标准,才能保证音乐节有持续的生命力,跟上时代、并且引领时代。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拉近古典音乐与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距离,从演出场地到表现形式,都力求多元,贴近现代的都市生活。

此外,就是我总在强调的——给年轻人机会、给年轻人舞台。因为我自己就是在前辈们的关怀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前辈、师长们的支持,也不可能有我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创办新年音乐会,后来又创办音乐节的这些事情。我知道20岁、30岁的音乐家们有多么强烈的冲动去创造、去展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领域中最宝贵的财富,所以音乐节25年来坚持给青年音乐家充分的展示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成长为如今乐坛的中流砥柱——这里面就包括我们的邹爽总监,在音乐节的众多项目中展示了自己作为优秀导演的功力和才华。我们还通过设立“BMF青年音乐家奖”,将“鼓励年轻人”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传统,让中国音乐人才的储备更加强大,我坚信,年轻一代会比我们更出色。

只是粗略地进行一下回顾,我们就发现音乐节做了这么多的探索、积累了这么多宝贵的经验,我想这不止对于音乐节、包括对于整个中国的文化艺术行业来说,都是值得总结和珍视的。

最后,我想说的,还是感谢,感谢陪伴音乐节25年一路走来的所有新朋老友。

感谢每一位登上音乐节舞台的艺术家,用自己卓越的才华为音乐节留下难忘的回忆,这里面有一些老朋友,比如潘德列茨基大师,大贺典雄先生,包括刘德海大师,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在音乐节的历史上,在观众朋友们的心中,他们的舞台风采永不褪色。

感谢支持和帮助音乐节的所有机构,包括文旅部和北京市各级领导一直以来对音乐节的关心与呵护,感谢每一个赞助商、合作伙伴多年来对音乐节项目的支持与信任,是大家在幕后的默默付出,让音乐节一年一年、一届一届地、以精彩的样貌呈现在观众眼前。

感谢在座的媒体朋友们,多年来对音乐节的关注和宣传,我看到了许多老朋友的面孔,是你们的鼓励、支持,让音乐节拥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首都文化领域的一张亮眼名片。

更要感谢所有的观众朋友、乐迷朋友们,音乐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价值在哪里体现,我想最终都要在观众群体中去寻找答案,我的梦想和音乐节的梦想,实际上都是创造一种美好的、充满艺术气息的生活方式,既然是生活方式,它就不该是少部分人的、不该是属于某个领域从业者的,它意味着一种全情投入的参与感,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把欣赏音乐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已经欣慰地看到,在这条路上有越来越多的同行者,这让我对音乐节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还想感谢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团队,是这支专业、职业、敬业的团队,确保了音乐节25年来的行稳致远,让音乐节一直保持着出发时的那份纯粹和执着。将“高标准”传递到音乐节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真正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气质。

本期编辑:高倩

本期监制: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