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1日—

(第一〇九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和王振深感艺术之魅力,书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请一公号,名“两块砖墨讯”,以此为平台与书友文朋通声气。

———莫言

乐观鹊来王振书法作品展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题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言作序

莫言作序之一

莫言作序之二

莫言作序之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言作序之四

莫言作序之五

释文:

王振是我的山东老乡,也是在书法方面给予我很多指导的朋友。他的观鹊台工作室,是我们经常谈文说艺、挥毫泼墨的地方,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王振少年时即随父学书,沉浸翰墨,有扎实的童子功,培养起了对书法与文字的浓厚兴趣,这也是他参军后能被选拔到革命家兼书法家舒同前辈身边工作的重要原因。

跟随舒公八年,是王振幸福八年。这期间,舒公言传身教,他耳濡目染、既有理论熏陶,又有实践榜样,受益之多,绝胜过八年的书法专门教育。王振是特重感情的人,我与他交往中,曾无数次听他讲述舒同首长的革命历程与艺术创造。近年来他致力于搜集与舒同首长有关的资料,旧报刊、旧书籍、旧照片等等,凡是登载有首长讲话、文章、作品照片的,他不惜代价,一律收购回来,并用大量时间,分门别类地整理存档。我在他那里看到,他搜集到的舒同首长为全国各地报刊题写的名字就有数百份之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振已经是舒同研究的专家,他不仅对首长的革命经历了如指掌,而且对舒体书法的艺术特征有深刻的总结与阐发。他能写一手几可乱真的舒体字,当然,他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舒体字的模仿者,他广采博取,在继承和学习舒体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

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王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舒启情志,同兼百家》的文章,洋洋数千言,深情地回忆了他服务舒公的经历和学书问艺的体会。文章写得生动活泼,绘声绘色,我读后甚为喜欢,并建议他用擅长的草书写一遍。他在海南,利用照顾患病老父的空闲,完成了这件精美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我仅仅是一个书法艺术的爱好者,不具备从理论高度来分析、研究王振这件作品的能力,只能以一个爱好者的角度,来谈几点阅读欣赏后的粗浅感受。

首先,我感觉得有饱满的感情充盈其间,我甚至可以想像到创作这件作品时作者情动于中、挥笔疾书、形诸纸墨的劳动姿态,我甚至仿佛看到这位当年小兵的舒同首长站在他的身后,以慈祥的目光,看着他的创作。

第二,我感觉到,这件作品的章法是充满美感的。有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之巧妙,有重若坠石轻如飞絮之对比,有左顾右盼前呼后应之关照。

第三个感觉是,王振熟谙古圣今贤的草书结体与笔法,几乎做到了无一字无出处,无一笔无来历,但他并不是张、怀、王、舒地集字成文。而是将第六种感觉调动起来,融诸家之体于自体,形成鲜明的个性风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以为这是正确的方式和光明的道路。

第四个感觉是,在这件作品中,时常会有极度夸张但又不失法度的字体出现,制造出令人惊骇的视觉效果。犹如江河中凸起的波浪和音乐中打破平衡的音符。这样的追奇造险,我是喜欢的,但能否让所有的人喜欢,那又另当别论了。

第五,以我之肤浅的草书知识,竟然能几乎无障碍地把这件作品读完,由此可见,王振的草书辨识度是非常高的。坦率地说,有很多古人的与今人的草书我是不认识的,从这一点上,我斗胆地判断,王振的草书已经具有了自己的风格,而风格,就是创造。

这件大作,即将以《王振文稿选》的书名出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仅以此粗浅小文,向王振兄表示祝贺。希望他有更多更好的好作品问世,更希望他的书法被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

莫言

(莫言 书)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尹峰宣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苏士澍贺信

(新华网4月29日电)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表示:“王振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选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先生身边工作,这对一个喜欢书法的青年来说是非常大的福气和难得的机会,入门高、得真传。舒老手把手教他执笔之法,一起讨论古人的碑帖。王振聆听教诲,细心观察,用心体悟,深得舒老真传。王振学习之用心,观察之细致,从他的文章里可见一斑。王振不仅在舒体创作上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用笔坚实,笔到墨到,圆头方头各半,结构浑厚宽博稳如山岳,有正气凛然之势,扑面而来,克敌于丈外。在七分半的基础上崇尚飘逸,魏晋之风多于唐,善用浓墨提斗笔写行楷,刚正可托六尺之孤。舒同先生去世以后,王振担负起研究舒体、传播舒体、整理舒同先生档案、文献资料的重任。目前,他整理的《舒同年谱》,已经有30万字之多,报纸、报头、刊物题词、讲话、文稿等,有上万件之多。这些材料,将成为中国书法史乃至党史的珍贵资料。”

苏士澍主席评价:“王振有幸交上了莫言这位大师朋友,艺术人生更上层楼。莫言先生在和王振创办的‘两块砖墨讯’上说:我和王振深感艺术之魅力,书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请一公号名为‘两块砖墨讯’,以此为平台与书友文朋通声气。我想王振能有什么资格和莫言老师共同创办公号?一个回答是肯定的:就是我总结的他前面的三个经历和成就,遇见一代宗师、痴迷经典、心地善良。莫言老师在80年代末就是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著名作家,他是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获得了若干个世界级的文学奖项,目前他是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荣誉博士和院士。”苏士澍说,“‘两块砖墨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了文章100多期,莫言、王振踏遍千山万水寻找文踪墨迹。到山东临沂拜谒王羲之故居、颜真卿家族墓碑、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去学习甲骨文、黑龙江东极去迎接照耀祖国的第一缕阳光、远赴日本参观访问学习、看招牌、听戏曲。他们赞美祖国的大好山河,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广泛学习,精心创作,给我们当代书法注入了一股清风。‘两块砖墨讯’将思想与艺术、事件与时空机有结合,重走书法创作与文学创作有机结合的传统之路,这既是一条旧路又是一条崭新的路,对于莫言来说是从一个作家到一个文人的转变,对于王振来说是从一个书法家向文学学习,向大师学习,最终走向重合的成功之路!王振与莫言老师相识相交,使王振在艺术素养上有了新的提高,在文艺界和社会上有了更广泛的影响。”

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莫言发言

(新华网4月29日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发言中说:“我认识王振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我想在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方面,我们肯定是志同道合的。另外,对于书法的热爱,我们也是高度一致的。我和王振经常一起切磋、一起写字,慢慢地对书法就有所感悟。2019年,我们决定创办一个书法诗词相关的公众号,发表我们的习作和见解,跟文朋书友通诗气,形成一个小小的交流学习的平台。2019年10月至今,我们的“两块砖墨讯”已经办了一百多期,上面有我们自己的原创诗词、小散文,各种各样的书法作品,有对古人的致敬,也有对当下的书法家、艺术家的赞赏,以及我们自己对书法点点滴滴的认识。我和王振的“两块砖墨讯”会继续办下去,我们也致力于让它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我和王振一直认为书法的生命力正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应用价值。书法应该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臧杰斌向王振颁发捐赠证书

王振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作品

王振诗词书法摄影作品选

2014年3月底,两只喜鹊在我工作室窗台上历经半年的辛苦,终于筑成新窝,准备生儿育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把窗帘剪出几个窟窿,把照相机、摄像头伸到窗帘外,隔着玻璃拍下数万个喜鹊一家生活的精彩瞬间。

2014年4月9日至4月15日,喜鹊夫人连续产下7枚翠绿色的鹊蛋。从生下第一枚鹊蛋之后,喜鹊夫人便担当起“抱窝”的重任,二十天没有离开,喜鹊先生每天负责寻食觅水,嘴对嘴喂给喜鹊夫人吃,一对幸福恩爱的报喜鸟。

2014年5月2日,喜鹊夫妇经过二十一天的辛勤孵化,七只小喜鹊全部破壳而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上的鸟巢,离我的床只有一米多远,几乎是人鸟同室,其乐融融,其意无穷。

2014年5月6日6点,北京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到我工作室北边窗台鸟巢上,此时恰巧喜鹊夫人给小喜鹊送来了食物,小喜鹊伸着长长的脖子嗷嗷待哺。当时北京的雾霾还很严重,能见到太阳实属不易;北京五月初早上的阳光照到我工作室北边窗台只有15分钟的时间,其中被斜对面的楼挡住了10分钟,在剩余的5分钟还得碰巧喜鹊先生送食物来就更加可遇而不可求,万事俱备才拍下了这顿阳光早餐的一瞬,弥足珍贵。

2014年5月7日,喜鹊夫人俏丽地站在鸟巢上,眼望着海淀区四季青林立的高楼,期待觅食远去的郎君归来,巢内是熟睡的七个孩子,此情此景,酷似人间。

2014年5月11日,天有不测风云,北京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鸟巢被灌满了雨水,喜鹊妇夫叼走三只小喜鹊,剩下的四只浸泡在鸟巢中,奄奄一息,我看到后大惊失色,急急忙忙拍下这张照片后,立刻把所有监控和照相机撤走,开始抢救小喜鹊。

2014年5月11日上午,我将泡在鸟巢里的四只小喜鹊捞出来将它们精心清洗后,用吹风机吹干,放在浴巾上,分别喂食并拍了写真。隔着玻璃的人、鸟两界,终于合二为一了。

2014年5月20日,我在给一只小喜鹊拍特写时,突然发现他的眼睛里竟然有我的影子。尽管我们不能用语言交流,也许它知道我们彼此的心是相通的。和谐共生是人和动物共同的需求,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人类看到的如果只是人类,那失去的将是整个世界。

王振临舒公帖

莫言趣联

摄影:陈玲玲

释文:

莫言小顽闹

王振大忽悠

莫言

(莫言 书)

出品:两块砖墨讯

责任编辑:樊建明

编 辑: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