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北三县

北京住房最新规划出台

与北三县探索住房合作机制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日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住房保障规划》由北京市住建委正式印发出台。

《规划》提出,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优化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安置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满足群众住房需求。

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力争建设筹集公租房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6万套。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力度,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供地占住房用地的比重分别不低于15%、1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处在新发展阶段的北京,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市政府东迁、人口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等,这些都对住房保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其中,保障性住房的区位分布就是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此次出台的规划,一大重要举措就是聚焦区域协同,优化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促进职住平衡以及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围绕主要通勤方向合理布局、

与北三县探索住房合作

在区域协同、优化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提出要统筹保障性住房与就业、交通的关系,推进保障性住房用地优先在轨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布局,同步组团式实施周边区域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优化职住平衡、住行协调、宜居宜业的居住空间结构,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和动态均衡发展。

同时,《规划》提出,北京市将引导新增保障性住房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区以及积极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多点”地区,为促进职住平衡,北京市将推动就业中心与居住组团有效对接,围绕主要通勤方向合理布局保障性住房。

《规划》还要求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以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导向,围绕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坚持补基础、强功能、做示范,创新引导政策,高标准建设保障性住房,优先满足迁入职工需求,有序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

同时探索京津冀三地跨区协作模式,与北三县探索住房合作机制,支持北三县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利用增量土地,合作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从更大区域解决城市副中心迁入职工职住平衡问题。

另据最新消息,近日,城市副中心首批集体租赁住房——北京疃里集租房项目,部分住宅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该项目位于宋庄镇疃里村,总建筑面积为23.24万平方米。共包括16栋住宅楼,以及4栋涵盖商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公厕等设施的配套楼。预计2023年底正式运营,建成后可提供1291套精装住房,进一步增加城市副中心租赁住房供应量,促进职住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北京通州发布

据了解,2017年北京市开始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试点,5年来通州区已累计选址集租房地块共12个,可提供租赁住房2.7万套。目前,城市副中心已有5个集租房项目开工,可提供集租房1.62万套。

今年,城市副中心还将积极推进台湖镇集租房、马驹桥镇集租房建设。随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住房保障规划》的出台,未来,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也会有更多的住房建设项目,以满足周边更多人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