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到《晋书》里王献之临终遗言:“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一时感触,竟潸然泪下。

“想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是苏轼感慨世间恩爱难久,思忆死去的爱人吧。一语道破的,何尝不是王献之的心声?古今情事一般同,仔细品读苏轼这阙《临江仙》,竟像是合着他二人的事而作。

梦里几番哀,王献之和郗道茂,这一对千载之下犹令人叹息扼腕的佳偶。

时隔多年,在一生的尽头,他介怀的仍是和她无奈的分手。“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说得何尝不是他呢?

他曾因为内心动摇而背弃了她,又因为内心的坚持,终生放不下对她的愧疚。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书法造诣与其父并称“二圣”,王献之风流为一时之冠。史载他极重风仪修饰,虽闲居终日,然容止不殆——这不同与“伪娘”,是世家修养出的绝不怠慢的生活态度——精致。

翰逸神飞,精雅自持,亦是魏晋时人钦敬的风流的一种。一次,献之和兄长去拜谒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阅人无数的谢安由此评断王献之在二兄之上:“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小者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却言辞谨慎,王献之临危不乱的风度也与谢安相近。

某次,王家失火,王徽之来不及穿鞋拔脚就逃,王献之面色如常,由仆人扶着慢慢走出。不过,我觉得这个稍显作态,想来火势不紧急,万一火烧屁股了,还是像徽之一语不发拔脚开溜比较实际,别坐等着仆人来扶。

又某夜,王家失窃,小偷入室,王献之悠然睡卧在床观望偷儿忙碌。眼看人家都快忙好准备收拾包裹撤退了,他方才悠悠然说出一句:“偷儿,青毡是我家旧物,留下吧。”吓得心理素质比较低的小偷落荒而逃。

这个就比较狠了,他可以淡定到连机敏的小偷都不曾发觉他的存在。心理素质的确非同一般。

即使是在人才辈出的王谢子弟中,王献之无疑也是出类拔萃的。他自幼得人赞誉,也确实不负众望,勤奋自持。连王羲之都觉得此儿日后必成大器。对他嘉许。

王献之成年后与其表姐郗道茂成婚,两人青梅竹马,夫妻感情甚笃。郗道茂也是名门世家女,郗家虽不如王氏显贵,当年也曾显赫一时,王羲之本人就是郗鉴的东床快婿。因有这层姻亲关系,郗王两家都乐见两人结亲。

郗道茂端庄娴静却不刻板,是个颇具生活情趣的女子。王献之与她性情相投,他原本宦情淡泊,不耐俗事。得此贤妻美眷后更加淡泊名利,只愿流连山水清静度日,潜心书法造诣。

本就不是醉心名利的人,因着王家的显贵,他俩原可以就此清闲度日,做一对世人眼中的神仙眷侣。孰料,命运偏要幸福不得善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献之生命中,猝不及防出现的桃花是简文帝的女儿司马道福。司马道福钟情王献之久矣。她原本嫁给了恒温的儿子恒济。恒济后来欲篡兵权被废,司马道福就势与恒济离婚,提出要改嫁给王献之。此时她已贵为新安公主,加上东晋皇室也颇为认可王献之的人品声望,认为他堪为佳婿。所以由皇太后做主,皇帝下旨诏命王献之为驸马。

“竹外桃花三两枝”,哪个出色男人生命中不曾飘过两三朵桃花?很出色又完全零绯闻的人,恐怕是很少见的。面对生命中猝然出现的桃花,多数人可以安然度过,神魂颠倒一番之后,最终拐回正道上去。而王献之不同,司马道福这朵深情款款来势汹汹的桃花,打乱了他未来的全盘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他拒绝不得。

唐伯虎《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司马道福心意坚决,即使王献之烧伤自己双脚以跛足为由拒婚也无济于事。司马道福摆明了姿态非君不嫁。这貌美的公主以不屈不挠的姿态挟持着深情而来,她是侵略性明确的强势入侵者。

王献之可以无视她,却不能无视她身后是整个东晋王朝的压力和期待,她的到来,是局势飘摇的时候,不能断然拒绝的示好。王献之一旦矛盾,摇摆,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郗道茂。

此《奉对帖》就是王献之写给前妻的信

说句题外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反反复复听一首老歌《梦里几番哀》,总觉得这歌中无可奈何的别离契合了太多悲哀故事的基调。

问你可知否

你追我逐去将河山改

聚了百般怨

令到深心难载

恨有几多种

你争我夺那恩情不再

梦要几番追

竟需要断爱

独霸高处心中可有感慨

在你心里

是否空虚难耐

梦里几番哀

叹惜痛恨你身沉苦海

梦里几番怨

惋惜失去热爱

梦里千番叹惜朱颜改

王献之固然不是君王,但他一样要追逐更高的名利。清冷女声幽幽在叹,似怨似怜。古往今来,多少争名逐利的男子为达目的,不惜割恩断爱。多少女子被无辜连累,辜负,贻误一生。这歌者虽痛恨男子绝情,又哀怜他为野心名利所缚,一朝独霸高处正是身陷苦海,日后不免空虚,后悔也无人倾诉。其曲一唱三叠,似足了郗道茂曲婉心声。

知道吗?这世上最不能考验的是感情,因它注定要被其他因素左右。王献之可以不为自己考虑,但作为世家子弟,他有与生俱来的责任和荣誉感。一个从小傲视群伦的世家子弟此时却必须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逍遥如谢安都要担负起家族责任,为重振谢氏家族出山。被家族寄予厚望的王献之注定不能置身事外,不能置家族利益于不顾。

一个男性朋友和我聊过,在家族利益面前,爱情永居其次。我失语,那一霎我心凉如冰。我想,我更明白了男人们的想法。那些被指责为负心人的男人的心里,不是没有感情涌动,只是,爱情很少能排在第一位。人生有更多待实现的价值。即使,他知道作出的,会是一个让他终生追悔的决定。

舍弃一段真挚的感情不是毫不犹豫的,但是,该舍弃时,一定会舍弃——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分别——女人是可以用感情取代很多东西;男人是可以用很多东西取代感情。人生注定有一些你不想作又不得不作的决定。壮士断腕还是轻的,就算是从此身心割裂不再活过,又如何?在大多数人的生命中。爱情都不是第一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我湮没在没有你的孤独里,如海繁华,不与我相干。怅然回首。桃叶渡,孤舟望断,看不到你期切的笑颜。

事态逼人。王献之不愿背弃却不得不背弃与郗道茂的婚盟。我想他不能把自己的小幸福建立在整个家族的庞大危机上。能够不顾一切的情痴毕竟是少数,王献之不是贾宝玉,他的责任感不允许他为爱冒险,为爱痴狂。

如果他这么做了,王氏家族会被其他的氏族借机打压。万一一蹶不振他就是家族罪人。情圣不是人人可以当的。更何况,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旦周围危机四伏,两个人的长相厮守只是痴人说梦。与其现在一意孤行,日后让郗道茂和他一起背负罪名,不如独自承担痛苦。

——或许是我美化了他的私心。这男子也可能有自己更精深的算计。驸马的身份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名望。魏晋之人重自由,更重名望。即使内心再不屑仕途经营,他也不能拒绝这名望带来的好处。他也不会意识到日后会有多痛苦。

利益权衡后他决定与发妻离婚。郗道茂早年与他生有一女玉润,未几夭折,其后未有子嗣。她没有理由留在王家,面对进退两难尴尬的局面,我想她会选择有自尊地离开。看不见十八相送,长亭话别;看不见涕泪交流,依依不舍。离别之际,谁也没有说出决绝的话,心知此生断难再见。真正生离死别两心空寂。像磐石迎头砸下,压得人粉身碎骨,魂飞魄散。

是我亲手送你走——毋相忘。怎相忘?她乘船离开,他隔河相望。清浅的一道河,星汉迢迢难渡。天上的银河不是传说,它真实地存在于离别人的心里,你头也不回,如那桃花随流水远去了。生命中有一部分的我跟你走了,像影子依附你,不会再回来。

是你亲手送我走——不要说,不舍得。愿你尽早将我忘记。此生已矣,相见无期。我可以强迫自己放弃,却无力再自欺。

郗道茂与王献之离婚之后,回到郗家不久郁郁而终。王献之与新安公主成婚之后,官运亨通,官至中书令。骄纵的新安公主对他因深爱而顺从,王献之却始终郁郁寡欢,中年之后两人才生了一女神爱。(这又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王神爱13岁嫁给了痴傻皇帝——司马德宗,下半生极其悲惨)

荣贵已极的他快乐吗?可以确定地说,他不快乐。最崇尚自由的他不得自由。年轻的时候会以为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年老以后才知道真正的自由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他做不到!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晋书》中这一封没头没尾的信,言辞极尽哀痛。观其语气,相信是王献之写给离婚之后的郗道茂,诉说自己的疚悔,以及对她持久不息的思念。

别后经年,他说,最好的时光仍是我和你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曾经的爱刻骨铭心,即使它不美满,在我心里亦灿美不可比拟。你的一颦一笑占据了我心,吸附着我的记忆。想忘也不能忘,你离去越久,我愈发沉湎在对你怀想中不能自拔。

这可能是王献之写给自己的,一封永远都不会寄出的信。过去的事像残损的梦。一往情深是无处投递的信。

这封信郗道茂看到过吗?看了会作何感想?看到了又能如何——纵然她明了他一腔深情未改,但事已无可挽回。爱过,就算了吧。怨憎无益,哀恨无益,痴恋更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