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中国各大企业发展迅速,但为了能够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争取到更多优势,很多企业在扩大规模之时也都把目光放到了国外,他们想同步开拓在国外的市场。而一个企业若想要进行扩张,最直观的手段就是进行跨国收购。

然而在这一问题上,却有一些中国老板吃了亏,此次海外收购再度受辱,中国高管气愤被人当猴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外行人,我们可能不了解企业扩张规模究竟有多麻烦,大多数企业虽然看起来规模庞大,但他们的资金链也有一部分是要靠贷款支撑起来的,在以往贷款条件还相对宽松时,有一些国内企业为了更顺利的收购其他国家的企业,实现自己的规模扩张,以不断抬高贷款数额,这一方面是为了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实力给其他同行企业构成打击或威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收购价格,在这种竞争中筛选掉一些不自量力的小企业。

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气一直在中国企业收购过程中存在,也让一些人开始坐收渔翁之利。而且这种做法逐渐成了国内各大企业为了扩大企业规模所发展的恶性竞争情况,还有国外资本专门将其起名为——中国溢价。

多少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饱留敌意,也总是喜欢嘲讽讥笑中国人,这似乎源于他们骨子里自带的骄傲与自满,而现在这种因为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局面也是他们对中国人故意贬低的说辞。

还有一些国外企业故意借此机会试图大量赚中国人的钱,他们专门给这些扩张的中国企业打造出一套独家策略,当国内某企业试图收购国外企业时,虽然参与并购的仅有国内的这家企业,但是这些国外企业也会同步邀请很多看似要竞争的同行对手参与并购案,这样做不过就是为了给中国企业制造危机感,让他们能够给出更高的价格,最终完成收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确实曾经让不少国内企业领导者上当,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完全不顾及自身的实力水平,被动的在他人的引导下提高了并购价格,虽然说这的确让自己完成了并购案,但其实这只不过是在那些国外企业所打造出的一种骗局中终于获得了“成就感”。

这家曾经上过当的中国企业就是暴风集团,在2016年时暴风集团想要扩大规模,当时他们看中的是一家体育保险公司,暴风集团看中的是这家公司手中所拥有的体育赛事版权资源,如果能够将其收购,必然会给自己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终究是暴风集团把事情显得太简单了。

在他们完成了收购之后才发现这家体育公司所拥有的这些体育赛事版权都是马上过期了的,对他们来说,这种版权根本赚不到多少的利润,而且在此轮并购的过程中,因为对方了解暴风集团高层领导中会英语的并不多,便利用着自己的语言优势,用各种谎言来哄骗对方。

当年暴风集团为了促成这笔并购,总计花费了52亿人民币,可他们拿到手的根本不是一个赚钱的大项目,而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壳暴风集团还因此欠下大量债务,其老板最终也锒铛入狱。

和暴风集团有着一样发展情况的还有中海油,而且说起来中海油似乎要更惨一些,在9年前,中海油存花费多达150亿美元的资金收购了加拿大的某家石油公司。而在收购此石油公司的过程中,中海油家的溢价令世界各国为之震惊,当年他们溢价水平达到了61%,算上尼克森的43亿美金债务,总花费金额多达194亿。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花费了巨资的大项目,却也没有真正赚到钱,2016年中海油还曾因为受到尼克森的影响造成利润的大幅下跌,同期减少比例多达152.5%,损失金额多达77.4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种局面,中海油也颇为后悔,但他们并没有因此一头萎靡下去,而是在后续做出了多次人员和发展调整,这才让他们止住了亏损的局面,到了二〇一七年,中海油也终于实现了利润的由负转正。

其实在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设置好的陷阱都在等着我们,这就需要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有一双慧眼,在进行国外市场的开拓和经济战略准备时,务必要做好全方位的考量,而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给自己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