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中,出席的满族代表成为了社会各界聚焦点之一。

7月5日,大会休息期间,周总理特意找到了一位满族代表,并将他带到了毛主席跟前,热络地介绍道:“主席,这位是载涛先生,溥仪的七叔。”

没错,在这次人民代表大会中,作为满族代表出席的正是清朝末帝溥仪的七叔、光绪皇帝的七弟,爱新觉罗·载涛。

见到载涛,毛主席并未感到惊讶,对于他与溥仪的关系也不避讳,问道:“你和溥仪现在还有联系吗?”

载涛心里却很是慌张,胆战心惊地回复道:“如今溥仪为战犯,从未与他再联系过……”

冒然提起溥仪,无论谁都会紧张,毛主席见状,带着些安抚的意味,伸出手拍了拍载涛的肩膀,并笑着建议,载涛可以寻个机会,带着家人去抚顺看看溥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一向是平易近人的,如今一见果不其然,在意识到毛主席是真的对他没有芥蒂,载涛深吸了口气,壮着胆子,提了个内心埋藏已久的想法,说道:“毛主席,现在多数人总是称清朝为满清,我想,这个说法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一旁许久未出声的周总理,这时开了口,“是啊,这清朝就是清朝嘛,为什么要说满清呢?这元朝不就没称作元蒙?”

两人的附和,很是有道理,毛主席点了点头,称赞道:“说得很有道理!谢谢你的提议,载涛先生!”

1956年9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项通知,内容可总结概括为,从现在起,“满清”一词将会消失在大众视野。

此项通知刊登,最为感动的一人,便是当初提出这个意见的人大代表载涛。

曾经身居高位的王爷,他的一生在那个动乱年代,又是怎样的精彩呢?

一、入不敷出,上街摆摊

在大清王朝灭亡后,那些昔日的皇亲国戚、清朝皇族,不再享有特权。乱世之中,失了势的皇族,想要维持曾经养尊处优的生活,唯有变卖家产。

短时间内,靠着万贯家财的家底,那些曾经的皇族,还能勉强支撑起他们大手大脚的生活方式。可时间一长,再丰厚的家底也有败光的一天,慢慢地,不少招摇过街的皇族子弟逐渐变成了人人唾弃的败家子、穷酸鬼。

作为皇族子弟之一的载涛,同样不是例外,在靠着雄厚家底,勉强过了段体面、安稳的日子后,在长时间的只出不入的情况下,也着实有点经受不住。

想要不饿肚子,载涛他们一大家子,只有一条出路,开源节流。增加收入,是不现实的,减少开支还是能够实施的。为了维持这个家族,载涛决定亲自治家理财。

大到交际费用,小到柴米油盐,载涛都要对所用开支进行严格把关,就连孙子、孙女念书所用的买铅笔、书本的零杂费用,都要给他写条子,需得经过抉择后,再考虑是否购买。

自从载涛决定带领全家开源节流时,家里的账房的先生便被辞退了,家里财务记账盘算之事,全权交由给了家里的三儿媳,能减少支出就尽量减少,不仅如此,为了能够严格把控支出,载涛每晚都要对账目进行审阅,在确保没有多余支出后,才安心洗漱休息。

节流的方式,最初效果确实是不错的,可追根结底,想要支撑一个家族日积月累的生活,拥有稳定的收入才是最重要的。否则,这个家族面临的将会是“慢性死亡”。

载涛又怎会不知坐吃山空的后果,可从未参与过商业,在政坛上还有两把刷子的载涛,内心即使再焦急,一时间也找不到适合他的挣钱方法。

一天,照常在家晒太阳的载涛,突然听到了街上有小贩,喊叫收旧衣物。想到家里旧衣物多了去了,载涛快步走到门外,喊住了走街串户的小贩,请到院中,令人找来家里的不穿的旧衣物,卖给小贩,来换些钱财。

旧衣物还能换钱?许久未曾有过收入的载涛,如今终于找到了赚钱之路。这小贩恐怕不会常来,倒不如自己上街摆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海里有了这个想法后,载涛就再也没心思在家里整日荒废了。在家里翻腾个底朝天,将家里的所有旧衣物都找了出来,叫上夫人一起,把一些旧衣物进行分类、规整,分门别类打包好后,载涛就带着夫人兴高采烈地到德胜门外摆起了地摊。

最初,载涛的夫人一直放不下面子,毕竟她曾贵为王妃,如今让她突然来摆地摊,一时之间难以适应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能够消除夫人心中的芥蒂,载涛特意在众人面前,大声说道:“我们靠自己赚钱,没有什么丢人的,我们不偷、不抢,赚来的钱最为安心!”

不难看出,载涛就是个耿直性子,在一众皇朝子弟中,他是个鲜少的例子。有人会问,难道载涛真的没有谋财之道吗?其实不然,在清朝被推翻后,贵为摄政王亲弟弟、溥仪七叔,且实力斐然的他,是个被几家争夺的“香饽饽”。

二、不为利益所动,立场坚定

17岁就进入陆军贵胄学堂,学习军事的载涛,有着一身的练军、用军本事。

在1908年,哥哥载沣担任摄政王后,能力突出的载涛,就担下了训练禁卫军的重任,之后的他还被派去了法国,进一步学习,在索米骑兵学校,载涛选择了他深爱战马相关的课程,在那里他的战术战法得到了提升,他还学会了如何有效的驯养军马,如何改良军用马匹的品种。

回国之后,载涛就被任命为了军谘大臣,随后,他就作为使臣,率领考察团,开始对西方各国的访问,那时的他,一心沉浸在如何改良壮大清朝兵马队伍。

没承想,在他率考察团回国后,辛亥革命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清朝灭亡。至此,他的才华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在清朝灭亡最初,载涛也满心想着,重建大清王朝,可随着时局发展,他也看清了社会现实,最后,他便决定销声匿迹,不参与任何党派纷争。

可他选择避世,一些官僚军阀却不打算放过他这个军事“高材生”。

1924年,进京的张作霖,特意托人,将一张请帖送至载涛宅中,邀请载涛与之赛马,一分胜负。

眼高看人低的张作霖,在知道载涛马术了得的情况下仍自恃凌人,在比赛时,让载涛先他几步,以此彰显自己的马术,谁知载涛不仅选择漠视他的要求,还将张作霖远远地甩到了马后。

事实上,张作霖的本意并非在于赛马,真实意图就在载涛本人,倘若此次载涛输了,其他人去除载涛的心思将会更胜,若是赢了,载涛面临的将是其他军阀官僚对他的虎视眈眈。

可载涛却是个不管不顾的性子,他未曾考虑那么多,所以,在当日张作霖的晚宴上出席的载涛,在众人面前直截了当地表示自己绝不出山。之后的他,不管别人提出多么诱惑的条件,都坚决不答应,更不愿参与到任何纷争之中。

在1932年,溥仪在东北做起了任日本人摆布的“儿皇帝”,邀请载涛出面,为其壮大势力时,载涛只回应了一句,“至死也不做亡国奴!”

早在溥仪开始与日本人有所勾结时,载涛就是坚决反对,如今溥仪在日本人的蛊惑下,出卖国权,做起了什么所谓的傀儡皇帝,载涛是绝不会与之同流合污的。

“七七事变”之时,日本人在街上大摇大摆地骑马,载涛愤怒到了极点,为此,他一怒卖掉了陪伴自己多年的战马,将所有马具全部烧毁,还对天发誓,日本人一天不离开中国,他便一日不回碰马。

在日本人在中国肆意横掠期间,载涛闭门不出,谢绝任何上门,表明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决不发国难财,此等坚决的态度,自是被世人看在眼里。

三、在熟悉的领域,发光发热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总理内心一直惦念着那些清朝皇族,一直在托人四处打探消息,希望能找到一丝下落。

在胡同巷口摆摊,与平民百姓们混迹相熟的载涛,最先被工作人员找到,对于载涛的身份,一些小贩们都是心知肚明的,即使眼前这人是他们曾最为敌视的“皇亲国戚”,可小贩们却从不避讳与载涛往来,不仅如此,他们的关系还很是热络。

在得知有人在找曾经的清朝皇族子弟时,那些小贩,最先想到的就是载涛。

曾经的清朝王爷,宣统皇帝的亲叔叔,如今却沦落到在街道巷口摆摊,卖旧衣物。在得知了载涛生活艰苦的情况后,周总理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天,周总理就将载涛这位“没落的清朝王爷”的具体情况,上报给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了解到载涛的处境后,内心也非常感慨,当即就表示:小摊就不要接着摆了。

1950年8月10日,毛主席亲自签署了对载涛的任命状,同意任命载涛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军马顾问,正好是载涛熟悉的领域,在接受任命时,载涛很是激动,当时他就发誓,一定会用尽自身本事,回馈毛主席和中央的恩情。

为了能够高质高量地完成工作,载涛整日都窝在办公室,一星期只回家一次,在对解放军军马改良情况熟悉后,载涛又动身前往了东北,实地视察个军马场。

1951年6月4日,牡丹江军马场,最先映入载涛一行人眼帘的是“阅马台”,简陋的土台子上,高高地悬挂着一个写有“欢迎载涛顾问指导工作”的横幅,这一幕,对于载涛来说,是从未想过的。

6月9日,载涛来到了小兴安岭的扎兰屯,这一地方,曾经不仅做过“张大帅”的军马场,还做过日军的军马场。如今,这个宝地成为了解放军炮军的军马基地,载涛在心底暗暗发誓,要让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新中国的军马事业在他手中改头换面。

之后,载涛不顾高龄,多次往返东北、西北、甘肃等地指导工作,为各大军事基地,传授改良军马的知识,最终,在载涛等人的努力下,新中国的军马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57年9月,载涛转战另一领域,担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开始了民族问题的研究,之后,年近古稀的他,凭借着出色的民族事务处理能力,被上级调任为全国政协民族组副组长。

在之后的岁月里,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身份,从北京到广东、四川等地,古稀之年的载涛,在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事业中,继续发光发热,为党和国家奉献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