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2022年“四个工地”(第一批)试点项目我县繁华大道以南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延乔路段)EPC工程以及三河镇滨锋村整村推进安置点2个项目荣获安徽省“红色工地”第一批试点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启动了“红色工地”试点工作以来,县住建局主动对照“红色工地”评选标准,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在提升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现场加强指导,不断深化“党建+项目”新模式,强化把“红色基因”注入工程建设,打造“红色工地”建筑业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推进党建工作向建设工程一线延伸,打通“党建+工地”最后一公里,提升项目建设品质,扎实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红色工地”创建工作。今年以来,我县在建政府性投资项目已成立近10个临时党支部,并分别设立党建联络员。各临时党支部围绕“质量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主动承担疫情防控、爱心帮扶等社会责任,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延乔路EPC工程延乔路不只是一条普通的城市道路,更是承载人们追缅革命先烈的功能诉求。这背后所蕴含着的对于精神之火的一种传递、对于红色基因的一种赓续,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两条路虽然没能汇合,却都通往了繁华大道。

为保障项目建设进度,项目部成立联合党支部,明确临时党组织与建筑项目管理方的职责分工,将党建与工程项目深度融合,真正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让“党旗飘在工地上”,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凝聚参建各方力量,大力推进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设立成本、合同、进度、质量、安全、宣传与廉洁自律、疫情防控、信息管理与协调等8个“党员监督岗”,由支部现有的8名党员分别兼任,党员主动亮身份明职责,制定党员目标领航行动计划书,争做标杆表率,营造“工作有榜样、工人有干劲、施工有监督”的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党旗插在哪里,大伙的干劲就往哪里凝聚”党支部书记朱文婷说。在项目现场,各个岗位都可见到党员忙碌的身影,他们争当“红色先锋”,走在前、干在先,让项目品质更有保障。7月1日项目主路开放通车,7月26日,延乔路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已成功创建“合肥市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庐州杯”称号,正在积极争创“黄山杯”。三河镇滨锋村整村推进安置点三河镇滨锋村整村推进安置点项目于2022年3月30日取得施工许可证,4月19日成立项目党支部,现有党员10名,平均年龄32岁。为克服施工过程中面临项目团队年轻、工期紧张等困难,支部党员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以身作则接揽急难险重任务,分秒必争、日夜奋战,全体管理人员采用24小时轮班制施工,确保增速不减质。

项目党支部以“厚德、笃行、创新、共生”企业文化理念为着力点,主动与业主、监理、属地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开展“结对共建春节慰问”“情系老人端午慰问”“七一”慰问老党员活动,并建立长效机制,达成融合共识。在得知因交通不便导致当地黄桃滞销时,项目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手牵手参与乡村振兴心连心发展乡村产业”活动,认购当地黄桃7000余元。同时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累计献血2500CC,为合肥市临床用血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重点关注保障员工、工友的食宿、家庭、文体娱乐、个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关爱民工健康、体检温暖人心”“夏日送清凉义剪有爱暖人心”活动。我县将以此次荣获安徽省“红色工地”试点称号为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依托高质量党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程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