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七悦妈~

闺蜜跟我吐槽说自己的儿子虽然已经8岁了,可是一点儿主见都没有。

就算是芝麻绿豆一样的小事,儿子都要跑来问自己。

平时自己也是习惯了儿子的这些行为,可是遇到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就会很郁闷,总觉得儿子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像小时候那样事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

这不,晚上带儿子去文具店选购一些开学准备用的文具用品,儿子想要买一个笔记本。

原本儿子挑选了一个黑色款式,后来看到旁边陈列着一款橙色的手提款,儿子就陷入了纠结当中。

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就是拿不定主意要选择哪一款。儿子一会儿觉得黑色的款式大气,内页也很精美,一会儿觉得橙色款式更加洋气显品位。

纠结了10多分钟也没拿定主意,最后跑来问闺蜜应该买哪一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闺蜜那时候刚好在跟同事沟通工作上的事情,无暇顾及儿子这些举动,直接对着儿子说了一句“男子汉的事情要自己做主,这点小事都纠结不定,将来遇到真正的困难要怎么克服啊?”

儿子听见闺蜜这么一说,瞬间就表现得不高兴了,最后自己选了一款黑色的笔记本,结完账母子二人一同赶回家。

一路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闺蜜也自知自己说话有点重,心里觉得对不住儿子,可是又怕儿子一直这样依赖性强,将来走入社会会吃亏,心里不免担心的很。

孩子如果出现3种迹象,说明依赖性强,将来也许很难成功

其实我很能理解闺蜜的心情,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自理能力,对父母尤其是妈妈依赖性强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只有依赖别人才能获得照顾从而生存下来,换句话说孩子的依赖帮助孩子获得成长。

而当孩子逐渐长大,到了2岁之后,开始逐渐拥有独立的意识,明白自己与世界是独立分开的,自己完全有能力自己做主,实现自己的理想。

你会发现孩子开始想要摆脱妈妈的照顾和束缚,更喜欢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孩子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情况,她们总是喜欢依赖父母,不敢独自踏出那一步,唯恐自己做错了事情而变得胆小害羞。

这些孩子对父母尤其是妈妈的依赖性特别强烈,不管妈妈做出什么举动孩子都表现出“不离不弃”。

总结下来,如果孩子出现3种迹象,说明你家的孩子确实依赖性强。

第一种迹象: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

就像上文中闺蜜的儿子一样,不管遇到任何大事小事他都表现出摇摆不定的样子。

看到A觉得挺好,看到B觉得也挺好,两种物品都各有利弊,但是孩子却不会分析和权衡。

这种性格的孩子其实生活中也会有一定的烦恼和痛苦,因为总是要面对不同的选择和抉择,孩子内心深处没有一个自己认定的衡量的标准,容易被身边的声音所左右,失去自我理性的判断能力。

这种特质会让孩子产生人云亦云依赖性强的特点,孩子在年纪小的时候可能表现得不太明显,等到孩子逐渐长大,这种依赖性强的缺陷也会越来越明显,将来孩子进入学校和社会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迹象: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退缩

孩子依赖性强表明孩子内心意志不坚定,比较脆弱,经不起现实困难的打击。

例如孩子拼不好玩具就会表现出生气的样子,扬言拼图游戏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自己不想玩了,于是就主动就选择放弃;孩子自己画不出想要的图画,于是就求救妈妈,想要妈妈帮助自己画画,自己也就可以溜之大吉。

其实看似这些都是小事,但实际上很能够反映出孩子当下的情绪和依赖性心理。

因为孩子把妈妈当作依靠,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选择去自己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会想要让妈妈代劳,替自己造成一些“困难”的任务,这样自己就可以一劳永逸,毫不费力地获得想要的结果。

孩子内心对困难充满了恐惧,害怕自己去面对现实,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渴望别人能够替自己出谋划策,解决困难。

第三种迹象:善于找借口躲避

依赖性强的孩子总是不愿意自己面对问题,而是会选择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躲避责任,希望以此来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安定感。

如果孩子一遇到问题就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搪塞,那么妈妈一定要引起注意,孩子可能是形成了依赖心理了。

依赖性强的孩子会主动削弱自己本身的行动力,而是会把重心和注意力放在外部力量上,对他人的行动给予更多的关注。

这也就造成了孩子不思进取的态度,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惰性。

一旦孩子养成了依赖性的心理,你会发现孩子做任何事都不会积极主动,反而喜欢被动安排,这种情况下孩子将来进入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自己会缺乏面对的勇气和能力。

被动的等待会让孩子错失很多的机会,将来也许很难成功。

想要孩子摆脱依赖性心理,父母试试这么做

给孩子多尝试的机会

有些父母比较“操心”,面对孩子的一切都想要全部代劳,看见孩子做不好或者做得慢的时候就会立刻阻止孩子。

正是这样一种养育方式给孩子传递了一种潜在的信息“我不可以这么做,应该让爸爸妈妈来帮我做”,孩子遇到一件事情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求救,让妈妈帮助自己,形成了依赖性的心理。

所以,父母在平时要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孩子独立自己去探索,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在反复的过程中孩子就能掌握思考的方式和行动的技能,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成长。

多给予鼓励

父母鼓励的一句话也许能够激励孩子许久,成为孩子不断前进的动力。当孩子获得成功时,父母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支持和爱意,当孩子失意时,父母更要给予足够的鼓励,让孩子明白不论何时父母都会和自己站在一起去勇敢面对。

帮助孩子一起查找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事情的办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心,孩子就能在这种氛围中获得力量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增长内驱力,自发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少依赖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计小目标,一步步达成,给孩子自信心

孩子之所以产生畏难情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或者办不好,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去做。

父母在让孩子做事之前,可以给孩子把目标进行分解,把大目标按照每天进行拆分,设计很多的小目标,让孩子小步子行动,一步步达成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孩子在完成事情的过程中会更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摆脱依赖心理,获得自我成长。

孩子从依赖心理到实现独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能够耐心地陪伴孩子,找到各个薄弱环节去加强,努力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家孩子依赖性强吗?

我是七悦妈,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希望我的一些育儿经能够通过平台传达给您,为您的育儿路上提供一点点帮助!可以关注我一起学习成长!

我是@七悦妈,关注我和我一起轻松聊育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