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我国玉米遗传育种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玉米种业振兴,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提升我国玉米种业竞争力,打好种业“翻身仗”。9月16日-18日,202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共谋玉米育种大计,共话玉米育种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河南第二大粮食作物,全省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700万亩以上。据了解,河南省常规玉米育种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郑单958、浚单20、豫玉22、伟科702等一系列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广适性强的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支撑。但是玉米生产还面临着种质资源遗传技术狭窄、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籽粒宜机收品种缺乏等问题,近两年极端气候的频发更是对品种提出了严峻考验,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种业方兴。“202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是国内作物遗传育种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品牌盛会,旨在促进我国玉米研究工作者的合作与交流。会议邀请了作物学领域的数位院士、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包括许为钢院士领衔的大会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厉建萌、王向峰、汤继华、孟昭东、陈绍江、番兴明等专家学者围绕《深化创新攻关,促进种业振兴》、《玉米育种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化决策》、《黄淮玉米育种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以基础研究为突破提升玉米育种水平》等主题内容进行了报告交流。现场以论文摘要、墙报、玉米新品种田间展示观摩等多种方式充分反映和展示了我国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及研究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汤继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汤继华

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示了我国玉米遗传、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最新研究动态,活跃了玉米科研和学术气氛,加强了科研院校和种子企业之间的联系。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战略、策略和技术方案,推动我国玉米应用基础研究的深入和新品种选育的进程,为全面提升玉米科技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开辟新途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黄长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黄长玲

本次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承办。

王石 大北农创种科技副总裁 北京丰度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北农创种科技副总裁、北京丰度高科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石

河南省豫玉种业总经理 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