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空间站工程今年还有3次重大发射任务:10月,梦天实验舱将发射升空,与核心舱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建造将全面完成;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向空间站运送更多物资;年底,三名航天员将乘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十四号汇合,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有6名航天员共同在轨驻留。

回想20多年前,当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而被拒时,再抬头看看如今遨游天际的“天宫”,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天宫空间站)

遥想当年,中国的航天工程起步可以说是步履维艰。在50年代初,一批有着炙热爱国心的专家、教授、学者相继从国外回国,他们怀着一腔热血,立志报效自己的祖国。他们的名字至今为人们所牢记:钱学森、梁守槃、黄纬禄、屠守锷、梁思礼、谢光选、孙家栋……正是这样一群人正式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门,为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中国航天的起步,和国防事业密切相关)

客观上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最初的动力是国防和军工的需要,因为冷战时期美苏都拥有强大的地对地战略导弹部队,可以把成千上万颗核弹头扔到世界各地。我们国家虽然在1964年10月成功试爆了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并在之后2年零8个月就拥有了武器级氢弹,但是我们缺乏可靠的投掷手段,如果使用飞机空投,不但投掷距离近,而且携带核弹的飞机还非常容易遭到敌方防空系统的拦截,只有弹道导弹才是最好的投掷核弹的手段。而且防御弹道导弹的打击,需要利用卫星组建导弹防御探测网络,以及军用通信网络,所以这就是中国航天工程最初的发展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把我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了太空)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这一天被视作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我国航天人克服了早期缺乏设备、缺乏资料、缺乏经验等等一系列的困难,在1970年4月24日用我国完全独立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此举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太空中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航天工程要求标准高,因此即便到了现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依然在太空中遨游,在合适的条件下,我们在地面上依然可以看到这颗新中国的第一卫星不慌不忙地划过天际。

(预计在2024年就会报废的国际空间站)

客观上说,虽然中国航天工程和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几乎是同时起步,但是由于我国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和美苏两国相比,有巨大的差距,所以中国航天曾经一度受到世界主要航天强国的排挤。早在1994年美国牵头组织建造国际空间站时,中国就曾经递交申请,但是却被美国拒之门外。当时美方直接表示,太空站有军事用途,不可能对中国开放。

(神州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是第三批进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年底还将有3名航天员搭乘神州十五号上天)

不过当时的美国人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仅仅过了20多年,中国就凭借自己的力量,独立开发了“天宫”空间站。不仅如此,而且同样由于中国航天人的长远打算,“天宫”的飞行高度远远高于当初美俄欧日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所以现在一个让整个西方感到尴尬的事情就是:目前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只能达到2024年,也就是还有大概2年寿命,而在那之后,太空中将只剩下中国的空间站。套用“那年那兔那些事”中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右一为来中国接受训练的欧洲宇航员)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美国那么傲娇,同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有独立开发太空站的能力。所以当中国的“天宫”即将成为太空中唯一还在工作的人类空间站时,已经有17个国家向中国递交了申请,申请能够入驻中国的天宫空间站。

(中国建造的空间站,当然所有界面和提示语都是中文的!)

作为友好的回应,中国目前已经批准了一些国家的申请,所以最近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欧洲国家的不少航天员正在刻苦学习汉语,因为虽然我们热情好客,但是也有“客随主便”的规矩,上中国的太空站,当然要讲中文!而且天宫的所有程序都是汉语界面,不学汉语,在天宫上和文盲也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