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影恶搞影响,我的县长父亲早已成为网络热梗,形同权势的代名词。

如今德州作协廉洁文化征文《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再度引发热议,因有人质疑存在内幕,当地已删除该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我的县长父亲》获征文一等奖后,因征文名撞梗讽刺电影遭删除

但更多网友认为这是致敬60年代“焦裕禄式”好县长的好文章。笔者通读后发现:作者的县长父亲叫于志明,1955年26岁当县长,是当地的民选县长,是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好干部,此文获奖实至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县长父亲原文

笔者认为这篇《我的县长父亲》文章获奖和某部电影里《我的区长父亲》文章获奖的情节完全是两回事,不可类比。

德州作协廉洁文化征文《我的县长父亲》部分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舆论指出当地错误所在

有舆论表示:在乌烟瘴气的作协中,终于出了一部弘扬正能量的好作品。而德州作协却经不住键盘侠的嘲笑攻击,竟然把获奖名单、获奖作品和有关推荐文章全部删除了!

不愧有人说作协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德州作协舆情处置问题在于:第一,直接删除了获奖名单和链接,一删了之是典型的没责任没担当,正确做法是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澄清事实,还原真相,舆论必然反转(事实也正是如此,如今舆论已经反转)。

第二,当地不懂舆论生态,必然为其所害,如果当地能了解舆论生态,避开这个网络梗(笔者认为此举倒是值得商榷),这个征文改个名字,比如那个新闻标题《初心如磐跟党走,披肝沥胆为人民》,必然一切顺利。

第一点,笔者认为确实如此,因为文章题目引发了争议,就将其删掉了,完全没有必要。好文章不会畏惧舆论,不要让劣币驱逐良币。

第二点问题,笔者倒是有点异议,毕竟作者并非宣传口的公职人员,如此标题又红又专倒是未必能反映真情实感。

作者的同事透露相关消息

事件热度升高后,有作者的同事现身评论区,给大家带来了更加详实的一手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表示:可能是大家确实不了解作者,也不了解她的父亲。但是我是了解的,因为作者是我单位的同事,她已经退休几年了,在职的时候热心肠得很,但是就是普通人员,也没有什么职务。

她的父亲做工作是很认真的,工作日志,笔记本什么的很详细,她退休了想起父亲在世时的嘱咐,下了决心把这些整理好。她请我们帮忙,我借给她几个电脑,然后扫描资料用的高拍仪,现在就在我手边放着呢。

阿姨的(作者是女性)文化水平算不上多么好,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觉得是相当好了。她的父亲能仗义执言,抵制浮夸风,还说明不了问题吗?
我觉得这位民选县长,做到了为禹城人民负责。

结语

老百姓对好官是如何定义的?真心为人民办事的就是好官。

人民群众并不反对优秀的干部享受到好的待遇,相反,人民更期待优秀干部可以长命百岁,长久地造福一方。

正如臧克家所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